1、今年冬天是60年最冷的一年吗
今年冬天不是60年最冷的一年。
今年冬季,直到现在,在赤道中东太平洋,从今年秋季开始的拉尼娜现象还在持续。拉尼娜只是影响冬季的一个因子,并不是绝对的。冬季气温高低,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还要考虑到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大趋势,各地整体上的气温比以前都在逐渐升高。
今年冬季出现冷冬的概率并不大,所谓的“60年最冷”更是几乎不可能出现。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很多地方很有可能会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不仅不会是冷冬,反而可能是个暖冬。另外还提醒道,今年冬季可能是个“前冬暖,后冬冷”的局面。
“前冬暖,后冬冷”对农业影响
民朋友也要根据天气状况,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冬季气温偏高,对农业生产是有不利影响的,第一个不利影响是会造成小麦冬季生长旺盛,影响开春后小麦返青、分蘖等,导致后劲不足;第二个是冬季气温高,可能加剧病虫害,要做好防治工作;第三个是气温高可能导致干旱,农民要及时抗旱。
“前冬暖,后冬冷”,还意味着第二年开春以后,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增加,同样会危害农业生产。
2、2020年的冬天是60年来最冷的一年吗
不是的是谣言。
今冬将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降雪”“2008年以来的最冷一年”“这一切都与拉尼娜有关”……最近多个小视频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等广为流传,而且言之凿凿。
气象专家指出,这些不过是精心剪辑的谣言。由于国庆假期降温剧烈,这些谣言又带有极大的迷惑性,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国庆假期一股强冷空气席卷中东部地区,从内蒙古中西部经长江中游一路贯穿我国南方地区。受其影响力,东北、华北等地最低温度跌破冰点,河南、四川、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多个景区早早“解锁”冬景模式。
袁媛强调,一般而言,在多数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可能加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
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其实不尽相同,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平均气温都偏低。而且,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进而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异常。
所以,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
来源:人民网——将迎来“60年来最冷”冬天?气象专家辟谣
3、气象专家辟谣所谓“60年来最冷冬天”是怎么回事?
随着冷空气日渐活跃,网上传言“今冬将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2008年以来最冷一年”等说法。对此,气象专家表示,冷冬是有标准的,今年是否为冷冬还言之过早。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我国多地降温猛烈,东北、华北等地最低温跌破冰点,局地还出现飘雪,这让不少网友度过了一个“冷飕飕”的假期,纷纷感叹今年冬天似乎冷得有点早,有的网友甚至穿上了秋裤。
中国天气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今年是否为冷冬现在仍言之尚早,而且即便是冷冬,具体怎么个冷法——是阶段性的低温,还是阶段性的雨雪冰冻,是某一个地区域的低温,还是大范围的气温偏低,都没有定论,所以不能轻言“08年以来最寒冷冬天”。
冷空气来了
10月12日的这波冷空气其实早从昨天起就给华北北部、东北等地带去明显降温,不少地方一天之内气温直降10℃以上。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13日还有补充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15-16日又有新一股冷空气东移南下。届时,江南、华南也将迎来猛烈降温,体会到浓浓的秋意。
冷空气“组团”来袭影响下,北方未来三天将陆续迎来大范围的气温新低!华北、黄淮以及东北仍将是降温中心,具体从城市来说,北京、天津、哈尔滨、西宁等地或将经历今年入秋后最凉的白天,最高气温将从目前的20℃左右降至15℃上下。
冷空气将推动东北的秋冬转换进程,黄淮一带降温则可以用“腰斩式”来形容。像是郑州今天最高气温在20℃左右,但14日仅有10℃出头,气温起伏较大,公众需提前把厚衣服备好,做好保暖措施。
直到周五之后,东北一带气温才会有所回升。除了北方,南方眼下的温暖也将进入倒计时,14日起降温开启,预计到本周后半段,南方大部气温又将陆续转为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水平。
来源:潇湘晨报—今冬将遇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降雪?气象专家辟谣
来源:经济日报—冷空气来了,台风来了……“60年一遇冷冬”也要来?!
4、地球迎来60年最冷冬天?拉尼娜现象持续,冰河世纪是否会重现?
目前来看并不会造成冰河世纪的出现,因为拉尼娜现象是每隔几年就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拉尼娜现象经常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改变,但工作频率将低于厄尔尼诺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中国容易出现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中国的热带风暴比长期的要多,导致南部干旱和北部积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和巴西东北部降水较多;非洲赤道和美国东南部的一些地区容易发生干旱。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和东太平洋冷热变化的主要表现。这种冷热变化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在厄尔尼诺之后,拉尼娜并不少见。和拉尼娜一样,厄尔尼诺之后也会发生。然而在记录中,厄尔尼诺的工作频率远高于拉尼娜。在当前地球变暖的环境中,拉尼娜的工作频率放缓,抗压强度趋于减弱。
拉尼娜现象对于农业的影响有多大?
拉尼娜现象通常遵循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但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上涨期结束后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的12月中旬,食品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拉尼娜现象的另一个关键影响是极高水平的市场变化。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分析越大,农产品价格调整水平越高。
由于亚热带太平洋西部结构温暖,东部结构寒冷,西太平洋暖地区的热对流活动容易导致夏季强台风活动增加。夏初形成强台风,主汛期危害中国的强台风可能更加活跃,有利于北方强台风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普遍发生变化。相反,它可能会利用深海和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来改变大气环流,从而影响气候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材料来看,厄尔尼诺现象比拉尼娜更频繁,抗压强度也比拉尼娜强。拉尼娜经常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必须互相改变大约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