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有哪些?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中国国籍)科学家有如下4人。
2015年 屠呦呦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2年 莫言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
两人于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均为中华台北籍贯。其中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1964年2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随后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中国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1、吴吉昌
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6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鲍尔·海斯德
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毒药。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3、屠呦呦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屠呦呦可谓名不见经传,但是屠呦呦的抗疟之旅,早在1967年越南战争就已启程。1967年,一个有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场代号“523”的特殊使命。
屠呦呦作为组长,奋战其中。从变黄发脆的纸堆里,她寻找着对抗疟原的蛛丝马迹。日夜翻阅中医药典籍,几年时间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拜访了个遍,终于,研制出了青蒿素。
:
艰辛历程
1、吴吉昌
吴吉昌日夜在棉田里观察研究,连吃饭都端着碗蹲地低头。但在文化大革命过程中,吴吉昌受到了近百次的批斗。在恐吓和辱骂声中,他始终不屈地回答:“我研究棉花,一不图名,二不为利,我是在完成周总理给我的任务!”
林彪反党集团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1973年2月,吴吉昌的冤案终于得到***,他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担任了涑阳大队革委会副主任。
“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后,吴吉昌获得了彻底解放。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他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继“一株双秆”之后,又培育出一种“多秆两层”新株型的棉花。
2、鲍尔·海斯德
他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分泌的毒液,并根据毒蛇种类,逐渐加大剂量,之后分析自己血液中产生的抗体,为开发抗蛇毒的药物奠定基础。
鲍尔·海斯德曾「主动」被毒蛇咬过 130 次,其中数十次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肉体与精神遭受着挫骨扒皮的痛苦,这种极其危险的实验活动,让他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3、屠呦呦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
来源:百度百科——鲍尔·海斯德
百度百科——吴吉昌
百度百科——屠呦呦
3、中国的诺贝尔奖
中国的诺贝尔奖
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
1.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4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也是在这里开始了他与李政道的合作。
2.丁肇中,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在他出生两个月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他便随母亲回到国内,但当时的中国战乱频繁,他一直没能接受传统的教育。1948年丁肇中随父母去了中国台湾,1956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并获得获得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3.李远哲,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1936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小学到硕士阶段都是在中国台湾完成的,1962年,李远哲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获理学博士学位,在博士学习期间,他对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应动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朱棣文,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194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7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在贝尔电话实验室就职。1997年,朱棣文因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与他一同获得诺奖的还有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
5.崔琦,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早年在中国香港完成中学学业,1958年赴美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98年,崔琦与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
中国有几个人拿过诺贝尔奖
截至2021年8月,我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一共有三人,他们是杨振宁、莫言和屠呦呦。
这三个人代表着中国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是值得我们整个民族骄傲的。但是,我国的获奖人数,相对于整个人口体量来说,还是明显偏低。
三位“获奖大牛”
杨振宁是三人当中第一个荣膺此项殊荣的。他祖籍安徽合肥,拥有了无比多的职位和头衔,他在物理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他的杨-米尔斯方程,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的遥远,但是在物理学界却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可以“提升整个物理学的高度”的理论。
莫言则是另一个赛道上的成功者。他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凭借着《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等作品,将“怀乡”与“怨乡”的复杂情感发挥到极致,是“寻根文学”的集大成者。
近年来被人们提起最多的,无疑是屠呦呦了。1930年出身的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她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的研究,在2011年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是对抗疟疾的科研中,一项重大的进展。
中国两个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的作家和非中国籍的华人作家分别是莫言、赛珍珠和高行健。
1、莫言
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获奖作家。
.
2、赛珍珠
这里我想说的是,她获奖时间是1938年,当时中国是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允许有双重国籍,她是中美双重国籍;她是在中国长大的,并且多年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她的获奖作品是中国题材的《大地三部曲》、《异邦客》和《东风·西风》;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对她的评语是:“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丰富与真实的史诗般描述,且在传记方面有杰出作品”。
3、高行健
华裔法国籍作家。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
诺贝尔奖中国三个人
1,屠呦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2,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3,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中国获诺贝尔奖的名单
截至目前,中国一共有11位诺贝尔获奖者。中国籍的3个分别是杨振宁、屠呦呦、莫言。华裔有8个,分别为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科学类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1976年,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1986年,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
1997年,朱棣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
1998年,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2000年,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首位圆中文作家诺奖梦。
2008年,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9年,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4、中国目前有多少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中国目前有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分别是莫言和屠呦呦。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莫言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7年,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年8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获得迭戈·波塔莱斯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屠呦呦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