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军统生涯》有这本书吗
没有
没有这本书,我只知道电视剧中毛人凤说的被他哭感动去收戴笠尸体的沈醉写了一本(我的军统生涯),沈醉的结局基本上和风筝里的四哥差不多不错的。
2、电视剧《风筝》出自小说《他的军统生涯》,请问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
电视剧《风筝》的原著小说同样也叫《风筝》,作者是退色的子弹,本名是林宏,男,原籍辽宁省沈阳市。
电视剧《风筝》是一部很有别致格调的谍战剧,两股力道双管齐下:一边以不断复杂化的关系纠葛、情境营造来植入吸引眼球的戏剧钩子,一边持续强化郑耀先在特殊环境中面临同志情、爱情、兄弟情的极度撕裂。
:
重庆军统王牌特工郑耀先,以狡黠机智和心狠手辣闻名。郑耀先其实就是潜伏在军统的共产党特工“风筝”,为了确保“风筝”像一把尖刀始终刺在敌人的心脏上,在最关键时刻给国民党致命一击,郑耀先不得不成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诛之的军统六哥。
上线的牺牲让他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解放后他化名国民党留用人员周志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继续为组织提供重要情报。在自己“风筝”的身份被组织证实后,他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协助公安局破获多起潜伏特务。在三十多年的情报员生涯中,他被敌人长期追杀,忍受着妻离子散。对他来说,情报员本身就意味着牺牲,而一个人能有资格为国家牺牲,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好证明。
来源:百度百科-风筝
3、军统戴以谦结局?
戴以谦不是戴笠的亲孙子,他叫戴笠十叔公。1943年的一天,戴笠来到了浙江看见了戴以谦,他用江山话问道:“你一个小孩子在这里干嘛?”戴以谦回答道:“我在这里有工作。”
戴以谦的老板一看眼前这位就是个大人物,于是问戴以谦这是谁?戴以谦说:“他是戴笠,是我的十叔公。”为了巴结戴笠,戴以谦的上司特地请戴笠吃了一顿饭。
不久后,戴笠办事处的人带话说:“办事处现在缺人,让戴以谦到戴笠身边工作,从此戴以谦开始了他的军统生涯。”
刚加入的军统的戴以谦亲眼目睹了200多名日本兵被军统的人集体杀害,而且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军统虽然是一个特务组织,但是它在抗战时期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光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就有18000多人,当然这还没有那些没有加入军统的附属人员。军统抗战结束后总计注册人员只有45000多人,18000多人可见军统在抗战中的牺牲有多大。
1946年,戴笠因为飞机事故遇难。戴以谦也知道留在军统肯定会被人针对,于是他找到了傅作义一起起义,当时***答应他回乡,并且报销车费。但是1958年的时候,戴以谦还是因为历史原因被抓了起来。
当时戴以谦的罪行,是“伪军官、现行反革命”罪。判了五年徒刑,判决下来后,法官拍着桌子对戴以谦说:“你不上诉?”
戴以谦说:“不上诉。我有罪,应该判五年。谢谢***判决。”
如今的戴以谦是一位五保户,而且***帮他安排进了敬老院。有人问戴以谦:“您的生活怎么样?”戴以谦回答道:“我在敬老院有人服侍,而且吃喝不愁,***还给我每个月发放130块钱的零花钱。我看病的话,可以报销80%的费用。现在的生活,已经比抗日战争时期好多了,我很满足。”
4、1949年,一军统少将在南京被害,16年后被追认为烈士,他是谁?
几年前曾经播放过一部特别精彩的电视剧叫做《潜伏》。剧中的男主角名叫余则成,是非常经典的一个角色,他有勇有谋,重情重义,机智冷静而且非常有血性。其实他的原型就是抗战时期的十几名优秀的地下共产党员,而今天文章中所提到的周镐也是一位“余则成式”的人物。
正文
周镐出生于湖北罗田,在他14岁的时候考入武汉私立成呈中学,毕业后,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步兵科。武汉分校被***分子掌握以后,加强了蒋化教育和控制,周镐十分不满,流露出反蒋情绪,而且拒不认错,故被认为思想不纯遭学校除名。被学校开除后,周镐经人介绍加入了第十九路军,淞沪战争以后,第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与红军作战。
1934年春,福建事变的一些参与者被国民***通缉,周镐只身亡命上海,后又从上海转道返回家乡。不料,一到汉口就被国民党宪兵四团逮捕,罪名是“参加叛乱”,这是他第一次被捕。没想到负责审讯他的竟然是他的一位旧友。这位朋友并不审讯他而是竭力劝导他参加复兴社,过去的一切一笔勾销。他就这样,参加了复兴社特务处,开始了他12年的特务生涯。谁知道,他参加军统刚满半年却又遭逮捕,汉口军统调查室指控他是“共产嫌疑”,来势汹汹,结果查无实据,纯属子虚乌有。
被保释后,仍在军统任职,但命运就此改变,他得到军统核心成员之一周伟龙的赏识,有他的关照,自然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不久,他由汉口调任贵州,又由贵州调到广东,再由广东调重庆,邮电检查、缉私、谍报、督察等等,军统中的各个行当他都干过,大受戴笠的青睐。而且他的官也越做越大,从尉官到校官,又从校官到少将,一路畅通无阻。
1943年,周镐以军统南京站站长身份潜入南京,负责汪伪政权实力派人物周佛海与军统局的情报互通工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周镐抢先实施接管南京的行动,触犯了国民党内部利益之争,被下令关押。这是他第二次被捕。1946年4月,被释放的周镐没有工作,只能回到南京的家中赋闲。这时中共党员徐楚光的到来,给正迷茫苦闷的周镐带来了光明。经徐楚光策反,周镐以中共特别党员的身份潜伏,任中共华中分局京沪徐杭特派员。周镐入党后的第一个任务,是策反国民党军暂编第二十五师师长孙良诚。1946年11月,周镐前往孙良诚部时,因叛徒出卖,第三次被捕,关押在宁海路19号的保密局监狱。由于缺乏证据,周镐于当年除夕被释放。
1947年9月,徐楚光被捕。得知消息后的周镐第一时间通知有关人员隐蔽、撤退。但因叛徒出卖,周镐在12月30日第四次被捕入狱。后因没有确切证据,加上周镐在军统的人脉关系,从监狱走出,辗转进入解放区。
周镐过去在南京过的是高级军官的生活,吃穿都很讲究,出有车,稍微走一点路,都感到很吃力。但到了解放区,一天走七八十里路,还是泥泞土路,他居然不觉得累和苦。周镐为了报答党和人民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全身心地投身到工作之中,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把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幕写成文章。新华社和解放区电台将文章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周镐又接到策反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刘汝明起义的任务。周镐就去找之前已被策反的人孙良诚。狡诈圆滑的孙良诚表面上按要求去劝刘汝明投降;暗地里,却安排自己的副官向刘汝明汇报密谋诱捕周镐等人的计划。
1949年1月4日,元旦刚过,刘汝明的儿子找到周镐,转达“起义诚意”,邀请周镐前往蚌埠面商。临上船时,周镐似有不祥的预感。他掏出包中的日记本与钱物,交与随从,并且表达:我三天没回来,你就把日记本和钱物交给夫人,照顾好我的家。然后,周镐转身登船,随船而去。进入刘汝明防区后,周镐即被逮捕,随后押解至南京。这是周镐第五次被捕,也是最后一次。周镐知道这次他不可能再走出这个牢房了,周镐倒在了南京解放的前夕。
结语
无人问津、无人审讯。周镐明白,自己再也不走不出去了。果然,不久之后,***亲自下令处决周镐。临终前,周镐用尽力气,喊出“共产党万岁”,然后牺牲。1965年,周镐被追封为革命烈士。在地下作斗争的周镐,正如他临走前一天的最后一篇日记里写的那样“以十二万分的革命高潮奔向革命的目的”。
5、戴笠手下的军统四大金刚都是谁呢?
军统四凶,又叫四大杀手,也被唤做四大金刚,不管怎么称呼,都指的是陈恭澍、王天木、赵理君、沈醉四人。此四人深受戴笠重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可谓掀起了滔天巨浪,扬尽恶名。
第一凶:“辣手书生”——陈恭澍
江湖人称辣手书生的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现属天津)人,毕业于黄埔五期,1932年加入“力行社”,先后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等职。陈恭澍文武全才,心存报国之志,工作勤勉,体恤属下,此人能被誉为“军统第一杀手”,是因为亲自参与多次重要任务,组织刺杀张敬尧、石友三、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汪精卫等汉奸首恶,他的名号一度使得目标人物闻风丧胆。1941年10月被汪伪***逮捕,变节,但暗中与军统保持联系。49年之后,他到了台湾,69年退休。
第二凶:“笑面阎罗”——王天木
王天木出生于东北,为人八面玲珑、善于钻营,抗战之前,负责华北地区平津等地的情报工作,早年是军统抗日锄奸之中坚力量,先后暗杀王竹林、程锡庚、张敬尧等重要汉奸人物。1934年,王天木和手下逛妓院,手下与妓女发生冲突,杀死一名妓女,此案震动京津,王天木因此被判无期徒刑。抗战临近时,军统急需能人,戴笠把他从监狱提了出来将功赎罪。1939年,王天木也被汪伪特务捕获,自己变节不说,带动大批友党、下属变节。49年后,王天木也去了台湾。
第三凶:“追命太岁”——赵理君
赵理君是四川蒲江人,出生于1905年。他曾经参加过广州起义,1931年,背叛革命,加入军统阵营,1932年洪公祠特训班毕业后,深受戴笠器重,1933年,先后亲自刺杀民权大同盟领导人杨杏佛、爱国人士史量才,1938年,斧劈前总理唐绍仪,手法之毒,令人发指。1942年,只因私人恩怨,赵理君居然敢于杀害国民党高官——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尽管戴笠力保,但仍被***下令处决。
第四凶:“百变魔徒”——沈醉
沈醉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是因为他晚年撰写的一本回忆录《我这三十年》,其实他还撰写了《人鬼之间》、《我的特务生涯》、《爱国将领卢汉》等很多回忆录式自传体小说,详细记叙了他的军统生涯。
沈醉后来官至国民党陆军中将,是军统资深特工,也是戴笠心腹爱将,与前三者不同,他为人称道之处是重情重义。戴笠坠机事件之后,沈醉头一个站出来不顾安危要求寻找,1960年被特赦之后,沈醉也不顾众人眼光,亲自到戴笠墓前上坟。
卢汉起义后,扣押了沈醉,他作为战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十年光阴,他与狱友末代皇帝溥仪一起工作劳动了七年之久。1980年,沈醉的身份由前“战犯”变成了“起义将领”,之后他曾有机会留在香港安享晚年,他却选择了回到大陆终老。
除了“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军统内部还有“三剑客”之说,其中有一个正是金刚之一沈醉,除他之外,另外两个人是徐远举和周养浩。
徐远举就是小说《红岩》里“徐鹏飞”的原型,毕业于黄埔七期,国民党溃逃台湾前夕,他曾经亲自策划逮捕了130多名地下党员,破坏了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后来更是主持了白公馆、渣滓洞等一系列血腥的大屠杀事件。
卢汉云南起以后,徐远举被抓获,作为战犯,被关押在他曾经风光无比的重庆白公馆,这是历史的绝妙讽刺,也是他应得的下场。他一直没有获得期待的特赦,1973年,因摔倒导致脑血管疾病死亡。
周养浩,号称“书生杀手”,是杀害杨虎城将军和宋绮云烈士(小萝卜头的父亲、杨虎城的秘书)两家六口的元凶之一,他和戴笠是同乡关系,从上海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后,加入“复兴社”。在16年的特工生涯中,官居要职,与沈醉、徐远举并称“军统三剑客”。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三人组合后来在解放后仍然存在,他们被一并关在了白公馆的一处牢房。1975年被特赦,1990年逝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