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将电脑硬盘模式修改为ahci模式
修改方法如下:
1,关闭电脑重新启动进入BIOS界面找到Config----Serial ATA(SATA)。
2,找到SATA comtroller mode option [compatibility]。
3,弹出选择窗口,我们将其模式切换为“AHCI”,按下回车键确认。
4,可以看到“SATA comtroller mode option”后面的括号就变更为“ahci”了,然后保存退出。
5,BIOS默认值可以通过拔除主板上的纽扣电池,清除储存讯息,还原默认值。
2、如何更改电脑硬盘模式为ahci模式?
方法如下:
1、我们启动计算机,并按住DEL键不放,但是也有按其它键的,所以请根据提示,直到出现BIOS设置窗口。
2、在主板BIOS中找到SATA硬盘设置,然后选中并进入。
3、在SATA模式选项中选择AHCI就可以了。
AHCI模式是win8的标准电脑硬盘模式,如果将win7升级成win8,还需要将硬盘模式进行修改。如何将电脑硬盘模式修改为ahci模式?
1、开电脑时根据屏幕右下角提示按对应的键位进入BIOS设置页面。在advance选项卡中找到configure SATAW1 as。(可以看到目前系统默认的硬盘模式是IDE模式)
2、按回车,可以看到一个选项卡,在这里就可以选择硬盘模式了。
3、选择AHCI模式。
4、可以看到硬盘模式已经变成AHCI模式。
5、选择OK,保存修改。
3、什么是AHCI
AHCI,全称为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和热插拔,其研发小组成员主要包括Intel、AMD、戴尔、Marvell、迈拓、微软、Red Hat、希捷和StorageGear等著名企业。
AHCI本质是一种PCI类设备,在系统内存总线和串行ATA设备内部逻辑之间扮演一种通用接口的角色(即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中是通用的)。这个类设备描述了一个含控制和状态区域、命令序列入口表的通用系统内存结构;每个命令表入口包含SATA设备编程信息,和一个指向(用于在设备和主机传输数据的)描述表的指针。
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由于AHCI统一接口的研发成功,使得支持串行ATA产品的开发工作大为简化,操作系统和设备制造商省去了单独开发接口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统一接口上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在内的诸多功能。
AHCI模式则与IDE模式相反,装系统时需要安装SATA驱动(而且貌似只有这个模式才能打开NCQ功能)。
RAID模式是要有两块硬盘才能实现的,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一下网上组建RAID的文章,如果你只有一块硬盘就可以忽略它了。
补充: NCQ是一种新的硬盘技术,简单来说开启它之后从一个程序跳到另一个程序时速度会更快,要实现它首先就要在BIOS里选择AHCI模式,然后在装系统时安装相应的驱动(一般在主板驱动盘里有),安装好系统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 。
许多SATA装置控制器可个别启用AHCI功能或与RAID功能合并使用,英特尔就建议如果在其支持AHCI芯片组上使用RAID功能,采取AHCI模式组建RAID可以获得最大弹性,因为AHCI可在完成安装的操作系统中切换RAID组建模式。
Windows Vista核心已完全支持AHCI,Linux从系统核心2.6.19版起支持,其他较旧操作系统则需要相关硬件制造商提供驱动程序才可以支持。
[1]一直以来SCSI硬盘在多任务负载下的表现能力为人称道,其根本的原因除了SCSI接口惊人的接口速率外,便是它的指令排序功能。以往的PATA、SATA硬盘也正是因为缺少一种指令优化执行功能而在性能上落后于SCSI硬盘。针对这一困境,Intel的AHCI 1.0规范首次引入的NCQ(Native Command Qu),它的应用能够大幅度减少硬盘无用的寻道次数和数据查找时间,这样就能显著增强多任务情况下硬盘的性能。
另外,作为SATA标准的改进版,Intel完善了Serial ATA II接口的详细规格,并表示串行ATA II的研发将属于AHCI统一接口的第二个阶段。而其中第一阶段从06年已经开始,不少厂商也推出Serial ATA接口的产品,包括硬盘和主板。但这仅仅是作为过渡,在第二阶段,Serial ATA II将会凭借更高的信号传输速度直接取代S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