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性元素有哪些?
放射性元素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的统称。
指锝、钷和钋,以及元素周期表中钋以后的所有元素。
该类元素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因此命名。
天然元素
指最初是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它们是钋、氡、钫、镭、锕、钍、镤和铀。
2、十大放射性最强的元素
十大放射性最强的元素:钋(Po)、氡(Rn)、钫(Fr)、镭(Ra)、锕(Ac)、钍(Th)、镤(Pa)、铀(U)、锝(Tc)、钷(Pm)。
放射性元素是指能够自发地从不稳定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如α粒子、β射线、γ射线等),同时释放出能量,最终形成稳定核素的一类元素,这一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一般原子序数在84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在83以下的某些元素如锝(Tc)、钷(Pm)等也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分为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两类。
自然界存在三个主要天然放射系,分别为铀系、锕系和钍系,这三个系的“始祖”核素分别为238U、235U和232Th。
由于“始祖”核素的寿命和地球的年龄相近,所以这些核素还没有完全衰变掉。系中每一个放射性核素都是由前代的放射性核素通过α或β衰变产生,最后分别终止于稳定核素206Pb、207Pb和208Pb。
放射性来自原子核内部
卢瑟福利用放射性物质产生的α粒子源去打金属箔,有少数α粒子在原子里面碰到了异常坚硬的东西,被大角度地反弹回来,α粒子本身非常坚硬,除非原子里有质量比α粒子还大的东西。
根据实验事实,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他认为占有一个原子99.9%以上的质量,却集中在原子中心约十万分之一的体积中。
1919年,卢瑟福发现当有α粒子撞击原子核,就会有氢离子被排放到实验装置附近的真空管里,变成带正电的粒子,他命名为“质子”。同时他又注意到原子的实际重量往往约是它们所含质子重量的两倍。
1921年他假设大多数元素的核中还含有另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命名为“中子”,由中子和质子共同组成了原子核。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证实了卢瑟福的推测,至此证明了放射性来自原子核内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放射性元素
3、放射性元素是哪些元素?
放射性元素包括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指那些最初是从自然界发现的放射性元素。
它们是:钋(pō) Po、氡 Rn、钫(fāng)Fr、镭Ra、锕(ā)Ac、钍(tǔ)Th、镤(pú)Pa、铀(yóu)U、镎(ná)Np、钚(bù)Pu
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最初通过人工核反应合成而被鉴定的放射性元素。
它们是锝(Tc)、钷(Pm)、砹(At)、镎(Np)、钚(Pu)、镅(Am)、锔(Cm)、锫(Bk)、锎(Cf)、锿(Es)、镄(Fm)、钔(Md)、锘(No)、铹(Lr)、钅卢(Rf)、钅杜(Db)、钅喜(Es)、钅波(Bh)、钅黑(Hs)、钅麦(Mt)和110、111、112号元素。
4、求元素周期表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名称
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指那些最初是从自然界发现而不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放射性元素。
它们是:钋(pō) Po、氡 Rn、钫(fāng)Fr、镭Ra、锕(ā)Ac、钍(tǔ)Th、镤(pú)Pa、铀(yóu)U、镎(ná)Np、钚(bù)Pu
人工放射性元素最初通过人工核反应合成而被鉴定的放射性元素。
它们是锝、钷、镅、锔、锫、锎、锿、镄、钔、锘、铹、104、105、106、107、108和109号元素。
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指最初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包括钋、氡、钫、镭、锕、钍、镤和铀等。
放射性元素由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所组成的元素。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元素 (如锕、钍、铀等) 和人工放射性元素 (如钚、镅、锔等)。
放射性元素(确切地说应为放射性核素)是能够自发地从不稳定的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同时释放出能量,最终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的元素。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这一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含有放射性元素(如U、Th、Ra等)的矿物叫做放射性矿物。
陶瓷中放射源比较多的几种原料依次为:硅酸锆、长石、石片类硬质粘土,其它硬质粘土( 如叶腊石、焦宝石
等) 、软质粘土等。软质粘土由于风化时间或地质沉积时间较长,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少,岩石型脉石英矿一般不具备稀土元素贴粘的自然条件,放射性元素较少,而海滨硅砂由于分离不完全,比之脉石英其放射性元素结合量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