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百科网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正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全诗(故园东望路漫漫是谁的诗)

1、故园东望路漫漫是谁的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岑参在调往安西途中所作。诗中前两句抒思乡之情...

1、故园东望路漫漫是谁的诗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岑参在调往安西途中所作。诗中前两句抒思乡之情,后两句写诗人路上巧遇熟人去往长安,手边没带纸笔,只能相托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与平常小事之中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故园东望路漫漫全诗(故园东望路漫漫是谁的诗)

2、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急急急急??意思

释义: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原诗:

《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写得自然、本色,但也不是说它平淡无奇。恰恰相反,平 中见奇,反倒是此诗的一大特色。比如第三句中的“马上”,虽是写实,然 而我们于中可见作者跋涉的艰苦以及前程的遥远。

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 “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 来。

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第四句中的“报平安”是 为了安慰家人,之所以要安慰,是因为作者从自己不可解脱的思乡情绪中体 会到,家人也同样地惦记着自己,而对于家人的安慰,又等于诗人在安慰自 己——由己及人,再由人及己,要没有生花的妙笔,谁能在“报平安”这三 个最普通的字眼里写进如此丰富的曲折和宛转!

来源:百度百科——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全诗(故园东望路漫漫是谁的诗)

3、故园东望路漫漫的全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出处】唐·岑参《逢入京使》。

【意思翻译】向东望着故乡家园,路途是那么遥远; 而我已老态龙钟,却仍在他乡作客,不觉涔涔泪下,双袖总拭不净。

【全诗】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①故园:指长安别业。岑参别业在长安杜陵山中,故称故园。龙钟: 涕泪流溢的样子。②凭: 仰仗,依托。

【全诗鉴赏】

天宝八载(749年),岑参远赴安西,充安西四镇高仙芝幕府书记(在今新疆库车县)。此诗所描写的就是他在赴安西途中遇回京故知的情景。

前两句写途中所感,表达了对远方故土亲人的深切思怀。西征的诗人,故园东抛,家乡和亲人越来越远。回头东望,只见长路漫漫,远方的家乡,一片茫然。此时,诗人心中充满了怀土思亲的无限伤感,此情之下更忍不住泪水淋漓,沾湿了双袖。后一句略带夸张,“龙钟”、“不干”几字的运用,形象生动,使当时思念故土亲人的情态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在这种心情下,诗人遇到回京的相识,然而,路途之上匆匆相见,匆匆而别,“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时虽不能亲笔修书家乡的亲人,就请给亲人捎个平安的口信吧!这口信无疑会给家人带去安慰,更使诗人那思亲怀土之心得到极大的慰藉。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意蕴丰富,它既是上两句所表达的情感的延伸,同时又透露出诗人此时“功名只向马上取”的豪迈胸襟。

此诗以路逢入京使为中心,诗人围绕思乡之情,对其所做所为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以此为抒情主线,直抒胸臆。全诗感情真挚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链接:https://www.mzhxm.com/wen/290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笔名:,于 2024-12-04 07:46:27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