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百科网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正文

敦促杜聿明投降书(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

1、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是毛泽东。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1、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是***。

作者简介: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原文:

杜聿明将军、邱清泉将军、李弥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

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

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

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现在黄维兵团已被全部歼灭,李延年兵团向蚌埠逃跑,我们可以集中几倍于你们的兵力来打你们。我们这次作战才四十天,你们方面已经丧失了黄百韬十个师,黄维十一个师,孙元良四个师,冯治安四个师,孙良诚两个师,刘汝明一个师,宿县一个师,灵璧一个师,你们总共丧失了三十四个整师。

其中除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起义,廖运周率一个师起义,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赵壁光、黄子华各率半个师投诚以外,其余二十七个半师,都被本军全部歼灭了。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

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创作背景: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1948年12月17日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撰写的争取杜聿明等在淮海战役后期投降的广播稿。

注释:

(1)何基沣、张克侠,都是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率一个军部和三个师、一个团共二万余人,在徐州东北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廖运周,是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一一○师师长,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率该师师部和两个整团共五千五百人,在安徽省宿县西南罗集起义。

孙良诚,是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七军军长,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率该军军部和一个师共五千八百人,在江苏睢宁西北投诚。赵壁光,是国民党第四十四军第一五○师师长,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率残部二千余人在江苏徐州东碾庄地区投诚。

黄子华,是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率该师师部和所属残部及第二一六师一部、第八十五军部分直属部队一万余人,在安徽省蒙城东北双堆集投诚。

(2) 长春自东北人民解放军一九四七年冬季攻势后,即被东北人民解放军包围。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在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国民党军全部动摇的形势下,长春国民党军最高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率领所部第一兵团直属机关部队和新七军全体官兵放下武器。

(3)杜聿明(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邱清泉(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官)、李弥(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司令官)三人,在人民解放军发出敦促其投降书以后,仍然负隅顽抗,结果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全军覆没,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只有李弥逃走。

:百度百科-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2、劝降国民党喊话词。

淮海战役:解放军用猪肉粉条劝降国民党两个师

我在青龙集东南庙台子国民党军队的工事里,经常能听到东南方向解放军阵地上用手摇发电机带的大喇叭播出的劝降广播:有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向包围圈内的敌全体官兵发出的劝降信,有***主席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奉劝杜聿明、邱清泉等“体惜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阵地相距较近的,解放军就用自制的铁皮、纸筒广播,向敌方阵地喊话:【“蒋军弟兄们,解放军已经把你们包围得像铁桶一样,你们再也逃不脱了。”“希望你们再不要替***卖命了,立即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愿意当解放军的,我们欢迎,想回家的,发给路费……”】

解放军开饭的时候,便敲着瓷碗和搪瓷盆向敌军阵地上高喊:【“蒋军弟兄们,开饭了,这儿有做好的猪肉粉条,雪白的馒头,欢迎你们来吃饭】”解放军的炊事人员少,忙不过来,就发动后方的民众帮助蒸馍,做菜。

我的家乡杭子、胡楼、张老庄等村庄几乎家家户户磨面、蒸馍、做饭,民兵、民工肩担车推,顶风冒雪,不怕敌机轰炸,不怕敌人冷炮的袭击,将饭菜送到十多里外的解放军阵地。他们只知道这些饭菜是送给亲人子弟兵的,让他们吃饱了好消灭敌人,哪里晓得解放军还会派上更大的用场。看着香喷喷的饭菜,解放军官兵宁愿自己少吃一点,也想方设法通过战壕、交通沟把饭菜送到离敌人几十米的前沿阵地,放到战壕上面的土坎上。

饿极了的蒋军士兵不顾生命危险前来抢食饭菜,有的甚至一鼓作气跑到解放军阵地,加入到解放军的行列。残酷厮杀的沙场,解放军竟给敌方送望眼欲穿的食物,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解放军送过去的是饭菜,更是真情和温暖,融化了国民党军官兵敌对情绪的坚冰,也使他们下定了不愿再打内战的决心。

一次,解放军吃午饭时向国民党军阵地喊话:【“对面的弟兄们过来吃午饭了。”】姓刘的老兵带着三四个士兵不顾命地向对面跑去,一军官端起枪就要打,旁边的几个士兵一齐求情:“长官,您就叫他们逃个活命吧!”军官方才住手。

3、()穷()尽?

山穷水尽:【基本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拼音读法】:shān qióng shuǐ jìn

【使用举例】:你们已经到了~的地步。(***《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近义词组】:日暮途穷、穷途末路

【反义词组】:柳暗花明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歇后语】:悬崖临海;土岗子上闹旱灾

4、“山穷水尽”的反义词是什么?

柳暗花明

【成语】: 山穷水尽

【拼音】: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处】: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举例造句】: 你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拼音代码】: sqsj

【近义词】:日暮途穷、穷途末路、水尽山穷

【反义词】:柳暗花明

【歇后语】: 悬崖临海;土岗子上闹旱灾

【灯谜】: 沙;秃岭旱灾重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绝境

【英文】: where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end--at the end of one\'s rope

【故事】: 公元1167年,南宋大诗人陆游因力主抗金被免职,回到老家山阴镜湖旁居住。一次他到附近的山西村游访,他即兴作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5、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察言观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改头换面、山穷水尽等。

一: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

1.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2.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意思:所谓达,就是品质正直,遇事讲礼,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谦恭地对待他人。)

3. 【示例】: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二:调兵遣将[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1. 【解释】: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3. 【示例】:我闻得海上倭贼利害,自去厮杀不成?只是调兵遣将,罚罪赏功而已。 明·无名氏《鸣凤记·文华祭海》

三:甜言蜜语[ tián yán mì yǔ ]

1. 【解释】: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2. 【出自】: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3. 【示例】: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四:改头换面[ gǎi tóu huàn miàn ]

1. 【解释】: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2.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第二一四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意思: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

3. 【示例】:冤债原从隔世深,相逢便起杀心。改头换面犹相报,何况容颜俨在今。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五: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1. 【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2. 【出自】: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3. 【示例】:你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本文链接:https://www.mzhxm.com/wen/290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笔名:,于 2024-12-04 07:48:35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