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创作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引人入胜的情节
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引人入胜。这可以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转折,一个独特的设定或一个引人入胜的角色。
生动的语言
口语化的语言可以使读者更轻松地理解和跟随故事。生动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气氛和情感。
好的人物
作品中的角色应该是有趣和复杂的。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应该是合理的,并且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的探索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探索深刻的主题,例如爱情、亲情、权力、自由等。这些主题可以让读者思考,并使作品具有持久的价值。
吸引读者的开始和结尾
一个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始和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尾。这可以是一个惊人的揭示或一个情感上的高潮。
引言
引入故事的主要角色,场景和情境。
发展情节
逐步展开故事的情节,描写角色的情感和决
主题的探索
探索深刻的主题,例如爱、亲情、权力、自由等。
结论
通过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尾,强调故事的主题和角色的变化。
在文学作品中,好的情节、生动的语言、有趣的角色、深刻的主题以及令人难忘的开始和结尾,都是吸引读者的要素。
2、文学创作的目的
文学创作的目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这些角度包括:
1. 满足个人情感表达的需求:文学创作可以成为作家表达自我、排遣情感、提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作家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2. 传达信息和知识: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文字等手段,向读者传递各种信息和知识,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方面。这些信息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活、认识世界,提高他们的智慧和见识。
3. 推动社会进步: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性、探索价值观,从而启迪人们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例如,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进而引发社会关注和改变。
4. 获得经济收益:一些作家可以通过文学创作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出版书籍、版权出售、广告代言等。这种方式可以改善作家的经济状况,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更加专注于创作。
5. 追求艺术创新: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作家可以通过不断的艺术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一些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情感等手段,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的来说,文学创作的目的可以是多方面的,取决于作家的个人追求和创作动机。同时,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可能具有不同的目的和价值,这需要读者根据具体情况来理解和评价。
3、文学创作过程简述
文学创作过程分为三部分:创作动因,艺术构思和语言呈现。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艺术构思是指作家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造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过程,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而创作动因分为创作动机个创作冲动。艺术构思的主要手段是艺术概括,即将选定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使它成为艺术形象的过程,是生活素材上升为艺术形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使用三个方法:艺术综合,艺术简化和艺术变形。艺术综合是把选定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完整艺术形象,艺术简化是对素材进行简化处理,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在语言呈现上,要让作品“不隔”,语言就要恰如其分,富有表现力,追求独创性。
4、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什么意思
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即作家这种特殊的生产者.人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称为主体.只有当人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中并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具有主体性时,人才是真正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产品.所以,我认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例如,巴尔扎克写出了伟大的作品——《人间喜剧》,那么巴尔扎克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首先每一位作家、诗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不可重复的“自我”,都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自由创造,因此他们的作品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烙下了独创性的印记,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不同的文学创造主体就有不同的艺术格调的作品,如鲁迅和周作人兄弟,早期经常生活在一起,但写起文章来,一个沉郁、辛辣,一个平和、冲淡;一个关心民间疾苦,一个崇尚亲适趣味,他们在政治上分手之前,情趣就不一样.
有些作家写同一题格,但意味却并不相同,如朱自清与俞平伯曾同游秦淮河,各写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散文都写出了时代的苦闷情绪,但朱文清新,俞文朦胧,朱自清从秦淮河现实的纷扰中感到了“历史的重载”,甚至以为碧阴阴的|、厚而不腻的秦淮河水“是六朝金粉所凝”,俞平伯则在“怪异样的朦胧”中悟出空幻的哲理.
任何个别的作家、诗人都不可能是生活在社会和一定社会关系之外的孤立的个体,都不可能是封闭在自我意识中的神秘的精灵;他们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和评价以及运用文学语言反映生活的技巧、风格,都受到时代精神、社会意识、公共心理、民族特性、阶级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正如契诃夫所说:“文学家是自己的时代的儿子,因此应当跟其他一切社会人士一样受社会生活外部条件的制约.”从屈原到鲁迅,从荷马到海明威,任何一位作家、诗人,他们都既是个别的人,又是一定的社会人,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既是个人的,又是一定时代精神和社会意识的折光.例如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就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