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第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第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第三,资源消耗低,第四,环境污染少。
2、什么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概念是在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它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一条对传统工业化予以扬弃的道路,即对传统工业化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步伐虽然突飞猛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工业化水平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和传统工业化相比,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有如下一些新的特征:
1、开放性。
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工业化的快速、高效推进。
2、跨越性。
在工业化中引入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及精髓。在工业化进程中引入信息化,不仅大大丰富了工业化的内容,而且势必改变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推动业务流程重组、生产要素重组,进而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的性质。这也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抓住后起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3、整体性。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下提出的,不是哪一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协同性推进,以避免产生新的结构失衡,保持经济实现一个长达20年左右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融工业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知识经济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是追求科技创新、农村城市化、高速增长、充分就业、劳动和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全面发展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核心所在。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我国工业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工业增长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特色性。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新世纪将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反映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人类社会自18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的工业化历史已27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全球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仅27个,人口合计 9.265亿人,占全球人口 15.3%。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时人口将达到14亿,超过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
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一件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推进,将给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工业化新模式。
3、5:谈谈你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的理解
【答案】:新型工业化道路\ue5de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的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信息化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对资源环境不合理开发和使用,也使发展付出沉重代价。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走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则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传统的工业化往往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正确选择。万学金路公务员李祖华认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有机结合。
4、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是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是经济与环境、社会与发展、技术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应当以环境可持续性为前提,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的可再生性,以确保未来的发展。同时,社会与发展的关系也需要妥善处理。新型工业化应重视社会公平与包容,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公正性,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此外,技术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新型工业化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技术进步与人类福祉相结合。技术的应用应当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健康、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提升人类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