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旄钺怎么读
拼音:旄钺 [máo yuè]。
释义: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引证: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君家门阀高,哲兄拥旄钺。”
用法示例:
1、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伐,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
2、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近义词:
一、军权 [jūn quán]
释义:统率并指挥军队的权力。
引证:《三略·上略》:“能表险难,能制军权。”
二、兵权 [bīng quán]
释义:用兵的权谋;计谋。掌管和指挥军队的权力。
引证:朱敏 《怀念敬爱的父亲》:“﹝ 张国焘 ﹞夺了他的兵权,还对他进行了种种摧残和迫害。”
2、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是什么意思
青罗伞盖是指青色丝织物织成的伞盖。旄钺旌旗意思是指军队。
汉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等也基本使用或转用汉语,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民族都不同程度地转用或兼用汉语。
3、三国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情节梗概600字
最好用白话文
4、秉旄的网络解释秉旄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秉旄的网络解释是:秉旄秉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ǐngmáo,是指持握旌旗。
秉旄的网络解释是:秉旄秉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ǐngmáo,是指持握旌旗。拼音是:bǐngmáo。结构是:秉(独体结构)旄(左右结构)。注音是:ㄅ一ㄥˇㄇㄠ_。
秉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
二、引证解释
⒈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引《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况王氏秉旄五代,时推忠孝。”宋曾巩《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司封抱能屈初龄,秉旄怀_晚始亨。”
关于秉旄的诗句
秉旄训我师腐儒秉旄钺天人秉旄钺
关于秉旄的成语
秉正无私秉钧持轴秉公办理秉政劳民秉公任直秉烛夜游秉公无私秉节持重秉笔直书
关于秉旄的词语
秉公任直秉旄仗钺秉笔直书秉烛夜游秉正无私秉公无私白旄黄钺羽旄之美秉钧持轴一秉虔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秉旄的详细信息
5、旄钺旌旗怎么读 解读古代军队的旗帜和军器?
钺是一种古代的兵器,形状像一把大斧头,用来砍杀敌人。钺的读音为“yuè”,在古代的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旌是一种古代的军旗,形状像一面长方形的旗帜,用来显示军队的身份和军衔等级。旌的读音为“jīng”,在古代的军队中也非常常见。
旗是一种古代的军旗,形状像一面三角形的旗帜,用来标识军队的身份和方向等。旗的读音为“qí”,在古代的战争中也被广泛使用。
旄是一种古代的军旗,形状像一只鼓槌,用来指挥军队的进退。旄的读音为“máo”,在古代的军队中非常常见。
总之,旄钺旌旗是古代军队中常见的旗帜和军器,它们在战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它们名称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