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空识别区建设的意义
关于我国在东海建立防空识别区的意义
一是彻底杜绝了我军战机在东海飞行时,日本总是在国际上对我们侵害其防空识别区,以及侵犯了他的钓鱼岛主权的指责。
现在我战机在东海飞行时,即使战机到达离钓鱼岛100多公里距离,日本也要指责中国侵犯了他的钓鱼岛海域主权,而以后即使我军机飞到靠近其本土海岸130公里的地方,日本对我国侵犯其防空识别区这样的指责。也不会再一直存在了,而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来指责中国激化事态或霸道了。
二是有利于使我军实现全东海的自由飞行,过去在东海由于日本有防空识别区,而我国 没有防空识别区,所以我军在东海,只要稍微飞的远一点,日本就会在国际上大声的叫唤,说我们侵犯他们的防空识别区,这样对我国非常不利。
而现在我国也设置了防空识别区,并且日本最近几天也在国际上不断宣传他侵犯我们的防空识别区。这样以后我军就可在东海自由飞行了,因为竟然你可以侵犯中国的防空识别区,以后也就不用再想理直气壮的,指责中国在东海侵犯你的防空识别区了。因为你都不组织中国的防空识别区,还怎么理直气壮的指责中国。
网友
丛林之蛟说的很好,谁闯中国的防空识别区,谁就等着中国去闯其的防空识别区,谁破规则谁就等着被破规则,中国以一个新设的小空识区的被闯被破,换取日韩两个老牌的大空识区的对等失效,对于中国海空军,从此以后整个东北亚不再有任何空识区构成东出太平洋之妨碍,这不是大好事吗?
而我国军机可一旦以在整个东海自由飞行,自然我国的大量舰船在东海东部的活动,也可以常态化,这样日本对琉球的控制其实就基本上瓦解了。第一岛链对中国封锁的态势,也就基本上解除了。因为既然东海可以有大量中国军机舰艇活动,则我国机舰通过第一岛链时,现在位于琉球群岛上部的日本机舰,还怎么敢有什麽过分的行动。
三是有利于我国彻底控制钓鱼岛态势,与最终获得钓鱼岛主权。因为只要我国大量战机与军舰,在东海东部的靠近日本本土附近的部位,不断大肆进行活动,将日本的霸权气焰打下去后,使其不得不收缩军力来护卫琉球群岛部位,到这样的时候,我国就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选择在适当时机,开始战机与军舰在钓鱼岛的直接巡航。
过去因中国军警和机舰,都没有在钓鱼岛有任何存在,所以日本一直觉得钓鱼岛就是他们的领土。现在我国的海监、渔政等都已经进去了,所以日本的所谓实际控制,其实就已经被打破了。
而以后一旦我国的军队机舰也进去了,日本将钓鱼岛变成自己领土的妄想,就更是完全不可能实现了,在这样情况下,通过谈判我国完全收回钓鱼岛主权,或实现中日双方的军事与执法力量都不进入,(也就是主权搁置),而在经济上中日双方对钓鱼岛共同开发就可实现了。即使最终的结果是实现后者,这样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打了个平手,但只要我国军事力量足够强大,我国可几乎完全取得对东海的控制权,其实钓鱼岛从军事态势上看,也可认为是回来了。
2、日本防空识别区的介绍
防空识别区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也没有约束力。划定防空识别区不应危及其他国家的安全,不能用来侵犯别国的领空。迄今为止,全世界近百个沿海国家中,只有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防空识别区。与其他建立了防空识别区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日本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范围可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日本单方面在东海上空划定的“防空识别区”基本上是沿着东经125度往南,经北纬30度后,再往北纬25度、东经120度的方向斜向西南,至东经123度再折向正南。这一区域离中国最近处,距浙江省的海岸仅约130公里。不但包括钓鱼岛,还跨越日本自己主张的东海中间线,将中国东海油气田全部涵盖其中。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飞机即使在本国沿海和东海专属经济区上空正常飞行,也会被定义为“闯入”了日本的防空识别区。日本防空识别区的西北部更是过分到距离俄罗斯海岸不足50公里。
3、罗援: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让他在哪里灭亡
资料图:国防部公布的中国军机抵钓鱼岛示意图。
《国际先驱导报》:钓鱼岛态势再度紧张,您认为日本敢打第一枪吗?罗援:日本是否敢打第一枪,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也不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衣带水,还是一衣带血,这是日本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旦争端升级,可能出现失控状态。如果政客挑起战争,最后遭受损失的将是民众,所以日本民众要站起来制止日本的右翼***做出一些利令智昏、失去理智的错误决定。日本的和平走向不是由几个政客来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来决定的。
如果日本打出第一枪,将钓鱼岛问题升级为战争,是否真正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是日本需要三思而行的。
从目前来看,中日在钓鱼岛争端中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非常大。日本不断地将危机升级,不仅出动准军事力量的巡视船和军机对我国民间执法船只和飞机进行骚扰,近日还声称要对中方海监飞机进行曳光弹警告射击,这更是一种军事挑衅行为。
以前双方只是武器平台上的对峙,而日本如果打出曳光弹,就意味着火力的对抗。曳光弹不是空炮弹,它是实弹,如果日本开火,即变成武力相向,这是一种战争行为。如果它对我们渔政船、海监船的船员及海监飞机的飞行员造成生命威胁,这就意味着将危机升级为军事冲突,后果将非常严重。
戴旭:我认为日本绝对不敢打出第一枪,如果日本打出第一枪,所造成的局势将是日本无法控制的,后果也是无法承担的,它不仅要承担扰乱亚太地区安全稳定的重大责任,也将遭受许多想像不到的巨大损失,绝对不会仅局限于钓鱼岛。
如果日本以一个战败国的身份公然地打出第一枪,其恶劣程度将远远超过1937年在卢沟桥打出的那一枪。
我们要做好军事准备
罗援:战争一旦发生,不仅是中日双方的问题,更会影响到整个亚太的和平与稳定。目前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严重存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军方学者,我们必须把丑话说到前头,把这种危险性讲足讲够,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旦出现这种情形,要告诉世人,始作俑者肯定是日本,到时候日本也不要恶人先告状,去开脱罪责。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国会有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危机,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倒退和回旋的余地,只能针锋相对,日本采取什么手段,我们都要跟进,形成对等的对抗,甚至可以采取超常规的非对称对抗。我们绝对不会跟日本打符合他们套路的堂堂之阵,我们将以我之长击其之短,绝对不能让日本的挑衅行为得逞。
比如,日本单方面宣布所谓的防空识别区,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安全疆界向外拓展。我们可以将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一是防空识别区,二是防空警告区,三是领空,如果日本胆敢发射空中警告弹,我们也可以发射,甚至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炮瞄雷达将日机锁定;如果日本胆敢贸然开战,我们绝不手软,立即还击,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让他在哪里灭亡。
戴旭:对于我们来说,在执法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不能被日本将冲突升级的举动所影响,该巡航的巡航,该执法的执法,将日本的一切威胁和干扰都视为无物。
军事问题和外交问题不同,不是它打一枪,我们回打一枪。如果它打出第一枪,那么性质就变了。虽然我们做出日本不敢打第一枪的战略判断,但是我们也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包括军事准备。万一日本严重挑衅,发动战争,中国将展开全面反击,按照我们的原定规划维护领土主权,对日本进行立体式的全方位军事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