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成公和晋景公是什么关系
晋成公和晋景公是父子关系。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史书《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景公,是晋成公的儿子,名叫獳,昏庸无能,信佞臣,听谗言,无辜杀了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赵括全族。
2、秦医缓和 全文翻译
《秦医缓和》译文
(成公十年)晋景公梦见了一个大恶鬼,披散着头发直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脯跳跃着对他喊叫:“你杀了我的子孙,太不合正义了。我向天帝请求报仇,已经得到准许了!”说罢就打坏宫门和寝殿的门闯了进来。晋景公非常恐惧,躲到了内室。厉鬼又打坏了内室的小门。晋景公被惊醒了,召来桑田的巫师卜梦。巫师说的情况和晋景公的梦境相同。晋景公问道:“会怎么样呢?”巫师回答说:“您不能吃到今年的新麦了。”
晋景公患了重病,向秦国求医,秦桓公派医缓去给他治疗。医缓还没到达晋国时,晋景公梦见病邪变成了两个儿童,一个说:“他是一位良医,担心会伤害我们,往哪里躲避他呢?”另一个说:“躲到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医缓到了晋国,诊断后说:“病不能治疗了。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用灸法攻治根本起不到作用,用针刺治疗效力够不着,药力也不能到达那里,所以不能治疗了。” 晋景公叹道:“良医啊!”给缓置办了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了。
六月初七(注:此处是周历,夏历应为四月),晋景公想要尝尝新收的麦子做成的食物,就让甸人献上新麦,让馈人做成食品。晋景公召来了桑田的那个巫师,将新麦做成的食物拿给他看后就杀了他。晋景公将要吃的时候,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在厕所中由于气陷而死。有个小宦官凌晨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升天了,到了中午,他就从厕所里背出了晋景公,晋国于是就把他做了陪葬的人。
(昭公元年)晋平公患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诊治。医和诊断后说:“病不能治了。这个病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造成的,病人心志沉迷惑乱犹如中了蛊毒,是患了蛊病 ’。这个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不调,而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 晋平公问道:“女子不能亲近吗?”医和回答说:“要加以节制。先王的音乐,就是用来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节制的,所以有五音的节奏。五音速度的慢快和声音的低高递相连及,就会奏出中正和谐的音乐。一曲终了,五音都降于无声,这时就不能再弹奏了。在这时如果再弹奏的话,手法就会繁乱混杂,会奏出不中正的靡靡之乐,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万事万物也像演奏音乐的道理一样。如果过度了,就要休止下来,不要因为过度而导致生病。君子亲近女子,要按照礼仪的规定进行,不要因为女色而使心志惑乱。上天有六种气,降下来化生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体现为五种声音,过度就会产生六种疾病。六种气叫做阴、阳、风、雨、晦、明,在时间上区分为四季,按次序排列为五行,六气过度就会造成疾病:阴气过度造成寒性的疾病,阳气过度造成热性的疾病,风气过度造成四肢的疾病,雨湿过度造成肠胃的疾病,夜晚活动过度造成心志惑乱的疾病,白天操劳过度造成心力疲惫的疾病。女子,是男子的附属物,夜晚才能与之交合,过度亲近就会产生内热和心志惑乱的疾病。如今您亲近女色既不加以节制、又不按时,能不到这样的地步吗?!”
医和出来后,将情况告诉了赵孟。赵孟问道:“谁称得上是良臣呢?”医和回答说:“说的就是主公您啊!主公辅佐晋国,到现在八年了。晋国国内没有动乱,与诸侯外交也没有失礼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良臣了。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大臣,荣享着国君的宠信和俸禄,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有灾祸发生了,却不能改变它,一定会受到它的祸害。如今国君到了因过度亲近女色而生病的地步,势将不能谋虑顾念国家大事了,灾祸哪一个比这更大呢?!主公不能加以阻止,我因此才说‘良臣将死,天命不佑’的话!”赵孟又问道:“什么叫做‘蛊’?”医和答道:“过度沉溺于令人心志惑乱的事所生的病叫‘蛊 ’;在文字上,皿和虫构成了‘蛊’;谷物中孳生的飞蛾也是‘蛊 ’;在《周易》中,长女迷惑了少男,就像大风吹落了山上的草木一般,同样叫做‘蛊’。这些都是同类的事理。”赵孟叹道:“良医啊!”给他置办了丰厚的礼物,然后让他回国了。
3、晋景公一己之力夺得霸业,其死因却成了后人谈资,其中缘由何在?
晋景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业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故事,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了强大的晋国,虽然他只是晋国历史上的一位君主,但他所作所为却帮他夺得春秋霸业。这样一位君主,为何他的死因却会成为了后人的谈资,甚至被人嘲笑呢?
一、晋景公成后人谈资
晋景公之所以会成为后人谈资,是因为他的死因。大部分的皇帝不是病逝,就是战死,死因也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据。但是晋景公的死因却是因为他不慎摔倒掉进厕所,这种死因在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才会被后人所嘲笑。纵观以往不少君主,要不就是在造反中被杀,要不就是正常老死,毕竟在大家心目中,皇帝是非常高贵的,这种死因似乎与他的身份不相匹配,过于滑稽,但却真实存在。
除去他的死因之外,晋景公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成为一国君主的他,懂得如何为百姓谋福利,让百姓享受更好的生活,因此在不少百姓心中他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了解他的死因之后,反而成为了大家谈资的一个原因。晋景公有着高贵的身份,是晋国的君主,这样的他却会因为在厕所摔倒而离世,自然也会让人好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晋景公夺得霸业
晋景公虽然只是晋国历史中的一位君主,但是他在位期间却稳固了晋国在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晋景公在位的时候,还与楚国有过纠纷,但是最后晋景公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霸主,也奠定了他的霸业,晋国在春秋时期有着百年大业,虽然晋国的国业自然是有着前人的努力,但如若没有后代君主的努力,晋国在春秋时期也不会有如此繁盛的时候。
晋景公在死前,据说还找人解梦,因为晋景公在此前做的梦寓意不好,所以便找人解梦,但是所得结果也并不好。当时解梦结果说,晋景公活不过第二年秋收小麦成熟的时候,晋景公在知道之后便非常害怕,找人医治自己的病,虽然后来等到了第二年的小麦成熟,但还是没躲过当时的梦。第二年小麦成熟的日子到了之后,晋景公还专门让人给自己熬粥,喝了粥之后,他便去了厕所,后来他便因为在厕所摔倒而去世。
虽然晋景公的死因成了后人谈资,甚至被大家嘲笑,但我们不可否认他所做的霸业非常成功,既得民心,又得天下。春秋时期本就是战乱频发的时期,而晋景公却能在这个时期里取得霸业,便足以说明他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4、晋景公成就一番霸业,为什么最后的死因却被后人嘲笑呢?
因为晋景公最后是落入粪坑淹死的,故而惨遭后人嘲笑。晋景公继承王位之后晋国实力剧增,成为与楚国争霸天下的强有力对手。在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这两次战役中,晋军连接击败楚军,使得楚国与秦国感到危机重重。为了防止晋国进一步壮大,秦楚两国联手对抗晋国,使得晋国处于两面夹击状态。
不久之后邲之战爆发,楚国出兵攻打郑国,而郑国因实力不敌而求助于晋国。谁知晋军还未赶到,郑国就已经被楚国降服。之后楚国与前来救援的晋军大战,而本该与晋军联手对抗楚军的郑国却因忌惮楚国而出兵攻打晋军,最后晋军战败。此战战败之后,楚国夺得霸主地位。时隔十多年之后晋国才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先是击败与楚国联盟的蔡国,然后再趁势攻入楚国境内,楚国的霸主地位就此结束。
此战役结束之后两年左右的时间,晋景公突然病重。有一日,久病不愈的晋景公突然做了一个噩梦。被噩梦惊醒之后晋景公连忙找来巫师询问,结果被告知吃不上今年的新麦。晋景公听到巫师的回答甚是生气,就命人将他赶出了宫中。之后病情再次加重的晋景公特地差人前往秦国请了一位名医,结果这个名医为他诊治之后回答他已经病入膏肓。
但是这一次晋景公非但没有生气,还重重赏赐了这位名医,原因在于这位名医的诊断结果与晋景公后来做的一个梦的梦境完全符合。送走名医之后晋景公突然想要吃新麦饭,于是就差人前去准备。待新麦饭呈上来,晋景公又将之前的那位巫师给召进宫了,让他看了一眼新麦饭之后就将他杀了。正当晋景公准备吃饭时突然觉得肚子肿胀,于是他便打算去上个厕所再回来吃。谁知就在他上厕所途中不小心落入粪坑,直接淹死了。
5、晋景公是怎么死的?
晋景公是生病死的。
晋景公姓姬,名獳,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二十六位君主,是晋文公的孙子,晋成公的儿子,在公元前599年的时候继承了他父亲晋成公的皇位。
晋景公在位期间,曾经被楚国所打败,使楚庄王成为了霸主,但是晋景公也曾经打败过齐国,在他晚年的时候把国都由绛迁到了新田,并且改成为新绛。
在迁了国都之后,又发兵消灭了当时专政的赵氏家族,取得了晋朝公室对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在公元前581年的夏天,晋景公并重,并且立了太子寿曼做晋朝的国君,在一个月之后,晋景公去世。
:
晋景公姬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的孙子,他在位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大事情。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案就发生在他统治时期,当时他消除了专政的赵氏家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但是因为杀了太多人,到了晚年的时候就经常要做噩梦,再加上又有老年病。有一天他做梦梦到恶鬼来找他索命,被吓得够呛。
然后下人跟他说有个很有名的神巫,占卜很灵验的,于是晋景公就邀请这个神巫来宫里帮他解梦,然后算算自己还有多少年活头。
神巫入宫以后,就给晋景公占占卜,他算出来景公命不久矣,就很耿直的对景公说:大王,你这个病没救了,你吃不到来年的新麦子了。
晋景公听了气的够呛,这家伙咋这么耿直呢,当我面说我活不久了,我偏要吃到来年的麦子。于是就把神巫赶走了。
虽然晋景公嘴硬赶走了神巫,但是自己的身体他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同时也遍访名医给自己治病。这时候他听说秦国有个很有名的医生叫医缓,就派人把医缓请过来。
在医缓到之前的晚上,晋景公又做了个梦,梦到两个小孩子骑在他肩上,其实一个对另一个说:医缓要来了,我们可能要完蛋了。
另一个孩子不慌不忙的说:别怕到时候我们就藏到肓之上,膏之下,就算是医缓来了也拿我们没办法的。可怜的晋景公又被吓醒了。
第二天医缓到了,看过晋景公的病之后,就对晋景公说你的病已经在肓之上,膏之下,已经没办法治了。
晋景公见医缓说的和梦里孩子一样,知道昨晚的两个孩子就是自己的病,相信医缓确实是神医,神医都治不了,那也没指望了,于是就派人将他送回秦国,这就是成语病入膏肓的出处。
来源:百度百科—晋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