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百科网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正文

晚霞伴鹭飞(泊船瓜洲 七言 押韵)

1、泊船瓜洲 七言 押韵lkpkp2、诗人李白晚舟必归意境是什么《关山月》是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也是一幅记录了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的边塞图卷。而说到边...

1、泊船瓜洲 七言 押韵

lkpkp

晚霞伴鹭飞(泊船瓜洲  七言 押韵)

2、诗人李白晚舟必归意境是什么

《关山月》是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也是一幅记录了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的边塞图卷。而说到边塞诗,你可能首先会想起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但李白的这首诗,所表达的思乡离别之情,却以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读起来意境更为深远,这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诗的前四句,即点明诗题,描绘了一幅带有关、山、月三种自然景象在内的边塞画卷。前两句,李白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是,将“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这类自然界不变的景象,以征人角度写出了“月出天山”这一新鲜而壮观的景象。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当他们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正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紧接着李白“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下子将描写的范围变得极为广阔。仿佛我们看到了征人们在西北边疆,在关山月下,遥望故乡时,那思乡和思人的情感,便随着长风浩浩,掠过几万里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其情变得绵长而深远。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结合前面四句,可以看到李白从广阔无边的边塞图卷,写到战士征战的景象,再回归到出征的战士和故乡之间的情感羁绊。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唐军与吐蕃在青海湾一带连年征战。战争的结果,便是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诗的后四句,着重描写战士们的情感。在这广袤无际的边疆,战士们思念家乡,露出的却是愁苦的颜色,他们在边疆的月夜中,思念遥远地方高楼上的妻子,止不住的叹息。结合前面李白形容的万里边塞图和连年征战的景象,战士们的思念之情,就显得显得格外深沉了。

综合来看,对于离人思妇之情,唐诗中通常以纤弱和愁苦为主,意境也较为狭窄。这首诗中李白所描绘的万里边塞图引发出来的离人思妇之情,却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意境也更加深远和开阔。想必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吧,这也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晚霞伴鹭飞(泊船瓜洲  七言 押韵)

3、晚霞伴鹭飞舟泛桃花水。必有笠翁在归来鳜鱼肥是哪首诗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一、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唐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本文链接:https://www.mzhxm.com/wen/304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笔名:,于 2024-12-04 08:22:03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