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哪天暑伏
2022年暑伏从7月16日开始,按农历日期来说,初伏时间是农历六月十八,也就是说农历6月18这天开始进入暑伏天气。今年的三伏天是40天。具体如下:
2022年入伏时间:2022年7月16日-7月25日(10天)。
2022年二伏时间:2022年7月26日-8月14日(20天)。
2022年三伏时间:2022年8月15日-8月24日(10天)。
入伏的时间怎么算?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2、暑伏的解释
暑伏的解释
夏季伏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 杨溪 ﹞北流注于 夷水 ,此水清泠甚于 大溪 ,纵暑伏之辰,尚 无能 澡其津流也。”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刘彦齐》 :“其所藏名迹, 不啻 千卷。每暑伏晒曝,一一亲自卷舒,终日不倦。” 元 刘祁 《归潜志》 卷十三:“其山暑伏有蓄雪。”
词语分解
暑的解释 暑 ǔ 热:暑天。暑热。暑假。酷暑。 中医学“六淫” 之一 。 寒 部首 :日; 伏的解释 伏 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 伏案 读书。 低下去:此起彼伏。 屈服 , 承认 错误 或 受到 惩罚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伏。降龙 伏虎 。 隐藏 :伏兵。 埋伏 。 农历划分夏季最
3、暑伏共多少天
暑伏天一共有四十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暑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暑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暑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每年的《农村年书》中登载着这样的日期。
古代暑伏
“暑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暑伏。俗话说“热在暑伏”.暑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说来,“暑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暑伏”。但不管怎么说,“暑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
2021年暑伏时间表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暑伏天防中暑的方法
1、预防中暑不喝糖饮料烈日炎炎,16℃的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殊不知,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如此,汗毛孔散热困难,余热积蓄,更容易中暑。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温水(500-10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2、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否则,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3、不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可避免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使毛孔变迟钝,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多喝热水,或者多喝热茶,能有效促进排汗,消暑解乏去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