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
扁鹊。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合称四诊。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所著《难经》第六十一难。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诊断方法:
1、问诊: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3、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4、切诊:用手指按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
百度百科-望闻问切
百度百科-扁鹊
2、中医常说的“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中医中常提到的“望闻问切”是由古代神医扁鹊最先提出来的。此后望闻问切也成为了中医在医治病人时非常重要的依据,而且“望闻问切”的提出,也对于中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仍沿袭至今,小编认为这些知识都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需要后世的人一直传承下去。
一、中医的“望闻问切”最先由扁鹊提出
中国古代医学,无论是对于古代还是对于当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在中医中常提到的望闻问切合称就是四诊,也就是现在中医常提到的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这一诊治方法在中医治疗病人的时候,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望闻问切最早是由扁鹊提出的,扁鹊是中国古代非常有成就的一位神医,据说是在扁鹊就诊疾病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非常全面的应用这些诊断技术来医治病人,而且经扁鹊诊治过的病人基本上都是药到病除。
二、“望闻问切”促进中医史的进步
问诊也就是指通过询问病人,了解病人的病史、家族病史病人的发病原因以及主要是哪里疼痛,现在在每一位医生医治病人的时候,也都会询问病人,在古代的时候,扁鹊就已经能够通过这一种方法诊断病人的疾病,所以可见中国古代的医学圣人们的聪明才智都是极其高的。
闻诊也就是指文气味儿听声音,在听声音的时候可以听到病人说话的气息高低,声音的清浊程度缓急等等,以此可以分辨出病人的发病情况如何,望诊也就是指通过观察病人的舌头眼睛面貌等外形由此可以判断出病人的身体是哪里出了问题,切诊也就是指通过为病人把脉,切实体会病人脉象的变化,用词可以判断出病人的身体状况如何。
3、望闻问切 是古代哪位名医所提出的?
是扁鹊,扁鹊不仅善于切脉和望诊,而且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熨贴、砭石、手术和汤药等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找到了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问道:“太子患什么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气发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鹊进一步了解了太子发病的各种情况,就信心百倍地对中庶子说:”你进去通报虢君,就说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鹊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报,而且嘲讽扁鹊说:“你既无上古名医俞跗的本事,反而说你能救活太子,就是不懂事的婴儿也会知道你是骗人的!”扁鹊气愤地说:“你这是从竹管里望天。老实告诉你,我秦越人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审察病人形态,就能说出病的部位。不信,你试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该会鸣响,鼻翼该会扇动,从其大腿摸到***也该是温热的。”听到这里,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因为扁鹊虽没有见过太子,但通过多次询问,对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说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进去通报了。虢君得知消息,吃了一惊,赶快出来接见扁鹊,说:“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无缘拜见;先生路过我这小国,幸亏主动来救助,这实在是寡人的幸运!有先生救助,我儿就能活命;没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尸体埋在山沟罢了。”说着,“流涕长潸”,哭得好悲切。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而他却实事求是地说,并非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死去,他只不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太子从垂死中挽救过来而已。
从以上病例看出,扁鹊已经综合运用了我国诊病的“四诊”原则—望、闻、问、切。他自说:“越人之为方,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这话已经充分表明扁鹊在临床上运用了“四诊”的诊法。
4、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来的。
扁鹊,原名秦缓,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mào)人。秦缓曾居住在中丘蓬莱鹊山九仙洞,师从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修得高超医术。
而后行走在诸侯各国,为百姓治病,深得人们敬重,尊称他为“扁鹊”,以此称赞他的医术。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问闻望切,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一生著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难(nàn)经》等著作。他为中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扁鹊换心历史故事: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轻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志气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气弱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着。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鹊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剖开他们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二人过了一会便醒了,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
5、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最早源于扁鹊所著《难经》第六十一难: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其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扁鹊,原姓秦,名越人,号卢医、扁鹊,生于周安王元年,卒于周赧王五年,是中国战国时代医师,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据《宋史》记载,宋仁宗为扁鹊建庙,并尊扁鹊为医神,封号灵应侯,后又封为神应王,道教尊其为灵应妙医药王真君等。
临床应用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
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