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羌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羌族是现在的羌族。
羌族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阿坝版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权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还有一部分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住建房子一般选择高山或半山地带,少部分会选择在公路两边居住。
羌族的族称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保留了羌的族称。
羌族除一部分邻近藏族地区的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神灵均以白石(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顶和室内。一般在碉房屋顶四角供有五块白石,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
2、羌族是现在哪个民族羌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羌族在现在还是叫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其它省市。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的汶川县威州姜维城、理县箭山寨、茂县营盘山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较多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县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县佳山石棺葬墓群。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铜器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说明了今天羌族分布的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栖息繁衍,而且为探讨岷江上游古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3、羌族的风俗文化是什么?
1、“羊”文化:羌族从信仰和生活都和羊密切相关,民族标记就是“羊”。羌族祭祀天神用羊、吉祥物是羊;生活上吃、穿、用的都离不开羊。
2、“白石”文化:羌族对白石情有独钟,认为“神圣而吉祥”。原因之一是对白色的传统崇拜;之二是历史上白石曾经帮助他们打败了敌人而能够在今天的居所(四川岷江、涪江流域)结束长途迁徙和逼迫,终于安顿下来。
3、释比文化:羌族的民族宗教信仰中,作为祖传的神职人员被称为“释比”(音:Rebbi),他们是羌族中的宗教领袖、祭司,也是巫师,担当神和人、人和鬼之间的中介人。他们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传承者和知识集大成者。
4、传统的天然垒石房、高碉、城墙:修建高碉是羌族的特有的传统技艺,也通常是天然石垒砌而成,却十分坚固。羌族的城墙也颇有特色。
5、佩刀、陶罐与酒文化:制作特色的陶罐,特别是有波纹的双耳罐,是羌族特别是“笮”羌的特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羌族男人几乎人人有佩刀。
这和他们多战事有关,也和生活上方便使用有关,比如割肉、砍柴等。“咂酒”是用青稞或麦子做的粮食酒,集体饮用;“醉酒”是羌族的一大特色。羌族不论男女,以“醉”为豪气,常常在聚会时候酩酊大醉。
6、民族舞蹈:全民同乐之圈舞萨朗舞,与藏族锅庄同。不论男女老幼,羌族都喜欢在一起跳圈圈舞蹈。这种舞蹈围成一圈,表示全村民同心合一敬神、集体和睦同欢之意。羌族文化讲究“阴阳”,有时跳舞会把男女分在圈圈两边。有时会一男一女配搭牵手跳舞。
7、特别讲礼仪的婚俗:多礼节、蒙盖头。其传说蒙盖头是自羌人传给汉人。
历史
“羌人”分为“先古羌”(秦朝之前的古羌人)和“后古羌”(秦朝之后的西羌“胡夷”民族又叫羌族),先古羌在秦统一后,和东部人群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胚胎。
有学者认为:包括夏、周、秦等国家,可能都与古羌人相关。殷商时有用羌人来祭神的习俗,被认为来自于战争俘虏,是频繁接触、摩擦的象征。
后古羌自秦朝以后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操藏缅语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土家族等。
今天的所称的“羌族”,仅仅是古西羌诸部中的一支。今天的羌族以及古西羌诸后裔民族都经历了多次迁徙。今天的这支古西羌部落“羌族”在进入今天居住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带之前,自称“子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