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中秋节时间:2018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明代画家、文学家文征明笔下的中秋,夜色清凉如水,明月似乎还带着一缕桂花的幽香,真是个清冷仙境,令人为之神往。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2018中秋节时间:2018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问:2018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答:2018年中秋节是2018年09月24日,农历二零一八年八月十五,星期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同时,又因为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其中,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而到了新世纪的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2、2018年中秋节放假多少天?
过了端午节,就想着中秋节。不知道2018年中秋节放假多少天呢?很想快点放假。谁知道的,告诉我吧,谢谢了!
3、《苏家明》2018年中秋节是什么时候?中秋节最佳古诗词赏析
2018年中秋节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很多朋友来说有点难。谁会忘记占用脑容量的假期?可能我换个问题,你就知道8月15日是中秋节,所以2018年中秋节的农历时间是8月15日。至于2018年的中秋节,还是等下面的详细回答吧。
2018年中秋节是什么时候?2018年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农历九月二十四,星期一,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汉族四大传统节日。据史书记载,古代帝王有春祭日月之礼,祭月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三秋的一半,故名“中秋”;因为这个节日在八月,所以也被称为中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和中秋节。它也被称为“家庭团聚节”和“女儿节”,因为它相信团聚和相关的节日和习俗。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围绕着月亮,所以通常称为中秋节、月夜、追月节、赏月节和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也被称为“满月”。
月亮是中国人眼中的宇宙之灵、月亮人、天地之阴、黄金之神。古人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解释四季。春属木,夏属火,夏属秋属土,秋属金,冬属水。秋天月亮最亮,所以是“金神”。古代皇帝崇拜春天的太阳和秋天的月亮。早上拜太阳,晚上拜月亮。
人们在生活中对月亮既崇拜又恐惧,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对月亮进行了描写和吟诵。以李白为例。在流传下来的900多首诗中,有320多首与月亮有关。可以说,自唐宋以来,没有一个著名的诗人或词人不写赞美月亮的诗。
古人特别喜欢月亮,原因有四:一是人们非常重视它,因为它是离人类最近的天体;二、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吸引人的好奇心;第三,月色清亮淡雅,符合中国人善良、平和、中庸、含蓄的性格。第四,古代文人往往为了名利或生计而背井离乡,努力工作,渴望圆的东西,所以每个月都会寄情表达。所以关于月亮的诗比较多。
中秋最佳古诗词
一、最有活力的中秋诗——《望月思远》
海上的明月越来越圆,我们从远处分享这一刻。
爱的人讨厌长夜无眠,提醒着爱的人。
熄灭蜡烛,爱这洒满月光的房间。我穿上衣服,在夜露的寒气中深深地徘徊。
你不能把美丽的月光捧给你,只希望在梦里遇见你。
点评:张九龄,唐朝名将,被奸臣嫌弃,贬谪荆州。他怀念中秋之夜的远方,写下了这首诗。诗歌意境丰富,骨中苍劲,情感真挚,尤其是前两句,千古久负盛名。
二、最寂寞的中秋诗《望月十五夜》
乌鸦栖息在中庭的白树,而冷露的桂花寂静而潮湿。
我不知道秋思今晚离开了谁的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的月色,再写赏月和恋人,展现了一幅中秋之夜孤独、冷清、宁静的画面。以一幅画开始,以一首抒情诗结束。想象它的美丽和魅力。
三、中秋诗最具边塞风味:《子夜吴歌秋歌》
月光下的长安,千家万户都在易道。
秋风吹来易道的声音,家家都记得戍边的人。
什么时候
点评:《午夜吴歌》有四首:相户爱,夏歌,秋歌,东歌。秋歌是关于她的丈夫,他的妻子想在秋夜去边境。爱情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真挚的感情。李白有很多描写月亮的作品,比如《当我一个小时,我不知道月亮,所以我称它为一个白色的玉盘》,《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问明月,给我带来我的影子,使我们三个》,《明月从天坛举起,在一片云海的无限雾霭中》,《抬起我自己看,我发现这是月光,又沉了回来,我突然想到了家》,《今天的人没有看到古代的月亮,但这个月用来照顾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都没有写中秋节。
四、最亲爱的中秋诗——《月夜》
在遥远的福州,她在看月光,从她房间的窗户独自看着。
对于我们这些少男少女来说,可怜的宝宝们太小了,根本不知道首都在哪里。
她云开雾散的头发,雪白的肩膀在月光下冰冷。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躺在屏幕上,看着明亮的光不流泪?
点评:姚明是他在长安的亲人,望着月亮想着福。但诗从反面思考,只写妻子“只在益州望月”和“忆长安”。这种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的方式,表达了家族真挚的感情,常被后人借鉴。
第五,最著名的中秋诗《水雕歌头》
陈,此人喝了不少酒。醉了,为本文,怀孕了)
月亮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从远处拿起酒杯。我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也不知道现在是几月几号。我想把皇家的微风带回天空。恐怕在玲珑剔透的玉楼里,也经不起九天寒流。跳舞,欣赏人间月影。
月亮变成了一座猩红色的亭子,低悬在雕花窗上,照着她昏昏欲睡的自己。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任何怨恨。为什么人走的时候都是圆的?人有悲伤也有快乐。他们分手后又见面了。月亮变暗或变亮,它变亮或变暗。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即使在过去。我们希望彼此长寿,这样我们就可以分享美丽的月光,即使我们相距遥远。
点评:这是苏轼的名作之一,也是他自古以来中秋作品中的绝唱。它有着独特的理念、神话和现实,又充满了浪漫主义、哲理和人情,交织着入世、感悟和旷达。纵观全篇,都是好句子,很好的体现了苏词明亮旷达的风格。
4、2018年中秋节几号
农历2018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是9月24日。
农历:2018年八月十五
公历: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天秤座
信息来源:华····网
5、2018年中秋节是哪天
2018年中秋节是2018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五。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传统活动:
1、祭月、赏月、拜月
2、观潮
3、燃灯
4、猜谜
5、吃月饼
6、赏桂花、饮桂花酒
7、玩花灯
8、烧塔
:百度百科—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