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百科网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正文

2020年头伏是几月几号(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2022)

1、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20222022年7月16日,三伏正式开始。2022年三伏具体时间如下:1、2022年头伏时间:7月16日(周六)至7月25日(周一),共10天。2、2022...

1、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2022

2022年7月16日,三伏正式开始。2022年三伏具体时间如下:

2020年头伏是几月几号(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2022)

1、2022年头伏时间:7月16日(周六)至7月25日(周一),共10天。

2、2022年二伏时间:7月16日(星期二)至8月14日(星期日),共20天。

3、2022年三伏时间:8月15日(星期一)至8月25日(星期四),共10天。

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中伏的天数则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日期的迟早。

2020年头伏是几月几号(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2022)

2、二零二零年的三伏天都是多少号?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

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新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2020年头伏是几月几号(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2022)

3、数伏是几月几号2020

2022年伏天是7月16日开始入伏的。2022年公历七月十六日入伏。农历六月十八日,十天一伏。中伏七月二十六月。农历六月二十八日,中伏二十天。末伏八月十五日农历七月十八日。十天,八月二十五日出伏。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数伏的由来

伏标志着一年里最热的时期,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介绍,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我国古代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称为天干,而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称为地支。

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按序将天干中的一个字与地支中的一个字相互搭配,共有60种组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甲子,后用来纪年纪月纪时,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

4、哪天是二伏?

2022年二伏从7月26号开始到8月14号结束,共计20天。

二伏是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5、2020年入伏是几号?

导读:三伏天分为入伏和出伏,入伏是三伏天的头一天,出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三伏天里入伏和出伏都不是最热的时候,最热是三伏天里的中伏,每到中伏大家都警慎对待。那么,2020年什么时间入伏?2020年入伏的头一天是哪一天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入伏

2020年入伏的头一天是7月16日,入伏时间段是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25日,共10天。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2020年入伏时间表

第1天2020年7月16日

第2天2020年7月17日

第3天2020年7月18日

第4天2020年7月19日

第5天2020年7月20日

第6天2020年7月21日

第7天2020年7月22日

第8天2020年7月23日

第9天2020年7月24日

第10天2020年7月25日

2020年入伏时间表

入伏是什么意思

伏,是避暑之意,“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根据传统历法,初伏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中伏则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则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今年6月21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7月12日跨入初伏,立秋为8月8日,由于今年夏至与立秋间有5个庚日,所以今年中伏从7月22日至8月10日共有20天, 加上末伏的10天,今年整个三伏天长达40天。

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但市气象局说,伏天的长短和上海当年的炎热程度、高温日数多寡,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据气象资料显示,2009年的伏天就有40天,但申城在中伏和末伏都没有出现高温日,1999年的伏天也有40天,但整个三伏天没有出现一个高温日。

所以,进入三伏后的气温走势,还是要根据当时的天气系统演变情况,并

本文链接:https://www.mzhxm.com/wen/5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笔名:,于 2024-12-01 16:01:5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