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地铁4号线的事件
四号线往金洲方向全线停止运行,地铁工作人员在指引。
2011年10月28日18时许,广州地铁四号线万胜围下行到官洲段线路突发故障,导致该段列车停运。随后,广州地铁公司启动应急预案,滞留在列车上的乘客采取隧道疏散方式疏散。
据广州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地铁随后采用了区间运行的方式,在不受故障影响的车陂南和黄村站之间,以及大学城南和金洲段之间仍双向运营,而在故障区间所在的车陂南和大学城南之间,则使用单线来回运行的方式疏散乘客。另外还在车陂南和大学城南之间设置了公交接驳,以疏散乘客。
广州地铁公司称,故障原因仍然在调查中;由于已经接近收车时间,滞留乘客数量正在减少。当晚22时45分,记者从车陂南乘单线来回运行的地铁到达大学城北站;之后从该站乘从大学城南站开来的列车返回车陂南站,当时所乘那节车厢内乘客仅有3人,运行到万胜围站时乘客有所增加、但未有滞留现象。
2015年7月【四号线南延段工程进度】截至7月底,四号线南延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4%。6座车站中,大涌、资讯园等2座车站已封顶,其余车站进行土建施工;6个区间中,金洲至金隆、金隆至广隆、广隆至大涌、大涌至塘坑、塘坑至资讯园、资讯园至南沙客运港等全部进行土建施工,共有10台盾构机正在掘进。
2、4号线几点停运
1. 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地铁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在北京,地铁是市民常用的出行方式,而4号线作为北京地铁路网中的干线之一,连接了市区的北部和南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承运任务。然而,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4号线会停运,这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本文将介绍4号线停运的原因以及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2. 停运原因
4号线停运的原因很多,有计划性的也有非计划性的。计划性的停运通常是因为施工和设备维修,比如换新设备、电缆故障等等,这些计划性停运通常会提前在地铁官网上公布,提醒市民尽早调整出行计划。非计划性的停运则通常是因为突发事件,如列车故障、地震、台风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预兆,地铁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3. 停运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4号线停运对市民的出行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在4号线上下班的市民来说。首先,通勤时间会因为停运而被拖延,造成上班族的迟到;其次,如果没有备用的出行方式,如公交车或出租车,那么市民可能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或者只能取消行程。对于外地游客来说,4号线的停运更是会给他们出行带来不便,因为他们不熟悉地形,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备用出行方式。
4. 地铁公司的应对措施
在4号线停运的过程中,地铁公司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市民的出行需求。一方面,地铁公司应该及时发布停运相关的信息,包括停运时间、原因等等,让市民能够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另一方面,地铁公司可以提供一些备用的出行工具给市民,如免费公交车、出租车等等,帮助市民尽可能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当然,这些应对措施需要在停运前提前准备好,在事件发生的时候立即投入到实践。
5. 市民需要采取的措施
当4号线出现停运事件时,市民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应对。首先,市民需要留意地铁公司发布的信息,及时了解停运时间和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出行调整。其次,市民需要准备备用的出行方式,如公交车、出租车等等,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市民应该尽量错开高峰出行时间,以减少拥堵,降低出行成本。
6. 总结
4号线是北京市地铁路网中的一条干线,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停运事件的发生仍然会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地铁公司和市民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共同应对停运事件,确保市民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
3、是什么问题深圳地铁四号线福民站发生轨道故障
设备临时性故障导致深圳地铁四号线福民站发生轨道故障。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6月12日,深圳地铁4号线出现设备临时性故障导致时间延误。截止2023年1月18日,深圳地铁4号线已经恢复正常运营。
4、北京地铁4号线的事故是怎么回事?
自动扶梯突然“倒带”:致一死三十伤
内容来源:新民晚报
[2011年7月6日 15:13]
转瞬之间,一位少年生命戛然而止……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安全事故,还造成了3人重伤、27人轻伤。
鉴于北京公共安全事故一再发生,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死亡孩子来自安徽
北京市相关部门5日16时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事故已造成一名男孩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已有9名轻伤者出院。
“很多人倒在电梯下,人压人成了一堆,那个死去的孩子和他的父亲被压在最下面。”一位伤者在北大人民医院对记者回忆:“电梯本来是向上走的,突然间变成向下,手扶皮带也向下走了。”这名伤者说,他原计划带孩子到动物园玩,在事故中扭伤了脚,擦伤了胳膊,所幸孩子没有大碍。
记者从北大人民医院了解到,死去的孩子来自安徽,同行还有父亲和姐姐。而现在,男孩的父亲脊椎受伤,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急救;姐姐因头部受伤,已被转送到北京儿童医院救治。一家人从此天人永隔。
北京京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京港地铁公司将尽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负责伤者检查、救治、治疗等相关费用,待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再对赔偿等问题进行处理。“赔偿不能弥补我们的伤痛!”一位伤者家属对记者说。
首都地铁事故频发
虽然京港地铁公司解释称,发生事故的电梯仍在质保期内,并在6月22日刚刚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保养,但这并不足以平复公众的愤怒。
就在事发前一天,北京地铁四号线安河桥北站至北宫门站隧道一侧的电缆突然脱落,造成区间轨道停电,该路段无法正常通行,百余名乘客在中关村站被统一要求下车。
在对公众的解释中,京港地铁公司称事发路段“出现电路故障”,导致“列车通过能力降低,间隔加大”。
被指“轻描淡写”“过于专业”的解释,以及短时间连续发生突发事件,让公众对地铁公共安全表示质疑。事实上,类似5日发生的电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电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
公共安全何以到位
北京地铁可谓全国最繁忙的地铁之一,连续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
有分析认为,随着北京城市人口密度的飞速增长,市民对公共出行工具的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与运力和运量的不足形成鲜明矛盾,也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坦承,北京地铁运营情况表明,地铁在规划和设计上滞后于城市及人口的飞速发展。事故背后反映的是地铁交通人流过大,系统不堪重负;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减少地铁的人流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目前我国地铁、铁路等公共设施工程大量上马,对公共设施质量的放松,将会造成严重隐患。如不重视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类似事故频发。
北京地铁扶梯事件发生后,各方表态并未涉及责任追究问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过去的北京暴雨。在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24岁的满洪浩和19岁的杨铁贞,因为井盖脱落被卷入下水道,不幸遇难。石景山区***相关部门称,事故并非人为导致,而是因为天气缘故,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专家指出,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紧弥补监管漏洞,防范更多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回应公众质疑。
5、上海4号线为什么每次停不准
停车辅助设备的故障及不足。停车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列车停车位置标记、地磁检测系统、站台辅助系统,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不足,会导致列车无法精准停靠,停车位置偏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