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点是什么时辰?
13点是为午时末期未时初期。根据十二时辰规定,十一到十三点是午时,十三点到十五点是未时此时,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故又谓之日侧,日映。午后时间,正是人们小息纳凉休闲时刻。
时辰来计算时间在中国已经流传几千年了,是中国古人聪明才智的象征。时辰是把一天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从23点至1点子时时辰开始到晚上21点至23点亥时时辰结束。
一天二十四时对应的十二时辰是,子时二十三点至一点,丑时一点至三点,寅时三点至五点,卯时五点至七点,晨时七点至九点,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可见,十三点属午时末,未时头。
13点出生之人,事业运势乃为中乘之属,其向往自由,事业处事颇为洒脱随意,乃为佛系之人,从而事业发展乃为平顺之意,难取重大进展,易错失机缘,然并非坏事,乃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意,若强加于人,易适得其反,从而应以顺其自然为宜。
2、13点是什么意思
13点,汉语词汇,意思是为24小时制13时,或12小时制下午1时,俗语是痴显然敲乱钟,上海话是痴,出自《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
“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
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是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难道有十三点,当然是出了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癫癫地”。
3、十三点是什么意思
十三点的意思是方言。指不明事理,傻里傻气的人。
十三点,汉语词语,拼音shí sān diǎn,注音ㄕˊㄙㄢㄉ一ㄢˇ。
说法来源:
“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两张牌。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
出处
梁山伯为了振兴门风,告别母亲大人去念书了,他有一个书童,叫四九;祝英台为了不和马文才结婚,女扮男装,深造追寻真爱去了。她也有个书童,叫吟心(同样女扮男装)。
在很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她被山伯的文采风度所打动,很想委身下嫁于他。于是总是在旁敲侧击,好让梁山伯明白自己的心思。谁料想那梁山伯仿佛一个榆木脑袋,他始终不明白英台对他的感情。
而两位书童:四九和吟心之间也产生了很暧昧的情愫。与主子相同,同样是一出“凤求凰”。四九与主子一样,总是一副不明就理的样子。
梁山伯主仆俩的迟钝,让祝英台主仆俩很伤心。在上海话中,“梁山伯”的发音基本上就是238,加起来就是13,书童“四九”,加起来也是13。为了纪念这两个反映迟钝,不懂风月的男人。后世就将脑筋迟钝,缺弦的人称为“十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