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gM和IgG的区别
IgM和IgG的区别是:作用不同、功能不同以及生理变化不同。
一、作用不同
1、IgM是免疫球蛋白M,根据结构的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种,IgM是人的免疫球蛋白之一。
2、IgG是免疫球蛋白G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其中40~50%分布于血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
二、功能不同
1、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2、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三、生理变化不同
1、胎儿出生前可从母体获得IgG,在孕前期22~28周间,胎儿血IgG浓度与母体血IgG浓度相等,出生后母体IgG逐渐减少,到第3、4月胎儿血IgG降至最低,随后胎儿逐渐开始合成IgG,血清IgG逐渐增加,到16岁前达到成人水平。
2、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IgG的临床意义:
1、血清IgG增高: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
2、血清IgG减少: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免疫球蛋白M、百度百科-免疫球蛋白G
2、IgM的一个特点是
A.是在胃肠道局部大量分泌
B.在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
C.能够穿过胎盘屏障
D.介导ADCC作用
E.介导I型超敏反应
3、关于igm的生物化学特性
关于igm的生物化学特性如下:
免疫球蛋白M(IgM)是一种重链抗体,由B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抗体。IgM是五聚体,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是最大的抗体分子。
IgM在人体内具有初始免疫反应的能力,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IgM会迅速进行反应,产生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以清除病原体。此外,IgM还能够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
在血液循环中,IgM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但也存在二聚体和五聚体形式。IgM的单体形式具有较低的免疫反应性,而五聚体形式具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在感染和炎症等病理状态下,IgM的浓度会显著升高,因此IgM的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与IgG相比,IgM具有更快的免疫应答速度,但是IgM的半衰期较短,其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此外,IgM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的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供针对病原体的早期保护。
在某些疾病中,IgM的异常表达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IgM的过度表达会导致关节疼痛和器官损伤等症状。
总之,IgM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抗体,具有初始免疫反应的能力和清除病原体的作用。在感染和炎症等病理状态下,IgM的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IgM的异常表达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4、igm是什么意思
IGM是InterGalactic Medium(星系间介质)的缩写,它是宇宙中除星体和行星以外的物质,由气态、粒子和磁场构成。
IGM分布在星系之间,占据着整个宇宙,通常被认为是宇宙的主要组分之一。在宇宙演化的早期阶段,IGM主导了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同时通过与星系内的气体交互作用来影响星系内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IGM中的氢原子是最常见的元素,它们主要通过吸收和放射电磁波的方式与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另外,IGM也是导致宇宙射线的一个重要来源,能够在空间中发生物理过程,产生高速电子和离子粒子,形成宇宙辐射背景。IGM是研究宇宙演化和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对深入了解宇宙的结构、性质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