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tel i处理器有哪几种架构,三个等级有什么区别?
Intel的CPU架构有:
X86,即英特尔的32位x86架构
X64,即英特尔的64位x64架构
Intel处理器分三种等级:i3和i5和i7,有以下区别:
CPU和数不相同。i5和i7都是四核CPU(少部分i7型号是六核、八核),而i3只有双核,没有四核版本。
Intel Core i7系列价格也是最贵的。定位为发烧级、高性能用户专属,拥有4核心+8线程、高主频、超大容量三级缓存等特性,性能是最强的。适合游戏玩家、图形、设计工作者、视频编辑、多任务处理等对电脑性能有着最苛刻要求的用户。
Core i5系列产品多为4核心+4线程的规格,相当于是i7的降低规格版本。缓存容量和处理器频率略低于i7,取消了多线程特性,主要影响在于多任务的处理、大型设计、3D软件的优化上。适合不确定自己常用的应用需要超线程技术,i5处理器会是比i7更加有性价比的选择。
Core i3价格是i7的一半,该级别适合主流用户,因为对于主流用户来说,对PC性能没有过高要求,i3处理器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它规格为:双核心四线程,缓存也容样缩减。目前很多游戏和软件仅仅对双核处理器有优化,只有部分程序有所优化,几乎发挥不出四核心、八线程CPU的潜力,实际上双核四线程的i3的性能已经被足够使用。
2、英特尔CPU有几个系列
英特尔CPU截至到2019年5月5日总共有7个系列,具体如下:
1、酷睿(Core)系列,主要应用于管理 3D、高级视频和照片编辑,玩复杂游戏,享受高分辨率 4K 显示。
2、奔腾(PenTIum)系列,主要应用于借助功能丰富的处理器,加快便携式 2 合 1 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一体机的速度。
3、赛扬(Celeron)系列,要应用于借助可靠的性能和高价值,支持基本的消费者应用程序、高清视频和音频以及网页浏览。
4、至强(Xeon)系列,主要应用于提供云计算,通过数据分析获得实时见解,提高数据中心生产力并轻松进行扩展。
5、安腾(Itanium)系列,主要应用于为任务关键型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带来突破性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6、凌动(Atom)系列,要应用于适用于移动设备和高能效服务器。在小型封装中获得强大的性能和超长电池续航时间。
7、Quark系列,主要应用于适用于物联网 (IoT) 设备。在小巧外形中获得低功耗、集成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架构。
:
计算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决定,而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其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性能指标包括CPU的工作频率、Cache容量、指令系统和逻辑结构等参数。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通常,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
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至强(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总线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通俗地说,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
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与主板前端总线不是同步速度的,而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又很容易被混为一谈。
来源:英特尔官网-处理器家族
3、英特尔CPU型号后面的字母什么意思
不同字母代表了CPU的不同特点,意思如下:
台式机:
后缀+X至高性能处理器;后缀+E代表嵌入式工程级处理器;后缀+S代表低电压处理器;后缀+K代表不锁倍频处理器;后缀+T代表超低电压处理器;后缀+P代表屏蔽集显处理器。
笔记本:
后缀+M代表标准电压处理器;后缀+U代表低电压处理器;后缀+H高电压且不可拆卸处理器;后缀+X代表高性能处理器;后缀+Q代表4核心至高性能处理器;后缀+Y代表超低电压处理器。
Intel处理器往往分系列,例如Celeron、CeleronD、Pentium4、PentiumD等等,同系列的各个型号用频率、数字、字母等来加以区分
M:笔记本专用CPU,一般为双核,M前面一位数字是0,意味着是标准电压处理器,如果是7,则是低电压处理器。
U:笔记本专用低电压CPU,一般为双核,U前面一位数字为8,则是28W功耗的低压处理器(标准电压双核处理器功耗为35W),若前一位数字为7,则是17W功耗的低压处理器,若为0,则是15W功耗的低压处理器。
QM(第四代开始改为MQ):笔记本专用CPU,“Q”是“Quad”的缩写,即四核CPU。
若QM前一位数字是0,则表示此产品为功耗45W的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若为2,则表示此产品为35W功耗的低电压四核处理器,若为5,与对应为0的CPU主要规格相同,但集成的核芯显卡频率更高(如3630QM和3635QM,后者核显最大频率1.2GHz,前者则是1.15GHz)。
HQ:第四代CPU新出现的系列,主要参数和标准的四核CPU一致,但集成了性能空前强大的核芯显卡IrisPro5200系列,这种核显的性能可以直接媲美中端独立显卡。
XM:最强大的笔记本CPU,功耗一般为55W。“X”意为“Extreme”,此类型CPU完全不锁频,在散热和供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无限制超频,而即便是默认频率下,也比同一时代的其它产品强大得多。
来源:百度百科-intel处理器
来源:百度百科-CPU系列型号
4、英特尔的CPU有哪些系列?
Intel旗下
赛扬(Celeron)——桌面低端
奔腾(Pentium)—— 桌面中端
酷睿 (Core)——桌面高端
至强(Xeon)——服务器中端
安腾(Itanium)——服务器高端
凌动(Atom) ——移动平台
现在市场的CPU有T系列、P系列、E系列、还有i3、i5、i7。
1,T系列双核本。包括奔腾双核和酷睿双核,2以下的,比如T2140,是奔腾双核。2以上,T5800、T9600,数字越大功能越强。当然还有,酷睿双核要比奔腾双核好,奔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P系列,也是inter酷睿双核的升级版,旨在减少功耗。同数字的P要好于同数字的T,比如P8600好于T8600。
3,E系列,同T一样,是inter双核,也包括奔腾双核和酷睿双核,但是应用于台式机。
关于功能 i7>i5>i3>(P>T)
至于E,它是和P、T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主要看主频、缓存这些参数。
P系列:笔记本的CPU,性能强于T系列
T系列:为笔记本CPU,大体为后边数字越大性能越强
Q系列:英特尔桌面平台最早推出的4核产品,不是原生4核心,相当于只是将两个 酷睿双核CPU封装在一起
E系列:桌面平台CPU,由低端入门奔 腾E系列至酷睿E系列中高端都有
Q是指台式的45nm和65nm酷睿四核CPU
E是指台式的65nm酷睿双核CPU(如E6300) 和台式的65nm的奔腾双核CPU(如E2160)
大体性能排列:
笔记本系列:I7>I3>P>T
桌面平台系列:I7>I5/I3>Q>E
拓展:
最新酷睿i3、i5、i7处理器的区别是什么?特点?好处?
Core i7
核心数 2个或4个
线程数 4个或8个
支持Turbo加速模式
Core i5
核心数 2个或4个
线程数 4个
支持Turbo加速模式
Core i3
核心数 2个或4个
线程数 4个
不支持Turbo加速模式